[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负载的恒力俘能发电背包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7130.1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6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延河;巨浩天;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C13/00 | 分类号: | A45C13/00;A45C15/00;A45F3/04;F03G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高志光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负载 恒力 发电 背包 | ||
一种可调负载的恒力俘能发电背包,它包括背包连接板、带有背带的背板和镜像设置的两套平衡机构;还包括设置于背板的另一侧面的且分别镜像布置的两个可调恒力机构和两个发电机构,每个所述可调恒力机构包括第二柔性绳和第三导轮组;第三导轮组设置在背板的底部,第二柔性绳绕过第三导轮组,第二柔性绳的另一端与弹簧组的下端连接;每个所述发电机构包含电机、带轮一、带轮二和传动带,电机安装在背板的顶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带轮一,背板上安装有带轮二,带轮一和带轮二通过传动带传动。该背包整体为被动式结构,且满足人体各种频率下的运动,将背包与人体的相对运动带动电机进行发电,保证了背包与人体相对运动过程中不会产生冲击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浮发电背包,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负载的恒力俘能发电背包。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便携式电子设备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在不干涉人体运动的同时还可以回收额外消耗的能量给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是目前研究比较热门的方向。背包作为一种普遍的穿戴设备服务于人类各个方面,但是由于人体在行走或奔跑时重心上下移动导致背包会产生惯性冲击,这种惯性冲击对人体本身,尤其是在学生、徒步旅行者以及单兵行军等长时间背负过程中负载压力会通过肩带引起臂丛和锁骨下动脉的组织变形,增强人体的神经、肌肉活动以及潜在骨骼受损的风险,并产生较大额外的耗能。与此同时,随着负载的增加会改变人体的运动步态,降低膝关节屈伸和骨盆的旋转范围,步幅随之减小,并且增加双腿支撑阶段的时间,减少摆动阶段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负载的恒力俘能发电背包,该背包整体为被动式结构,且满足人体各种频率下的运动,与其同时,将背包与人体的相对运动带动电机进行发电,保证了背包与人体相对运动过程中不会产生冲击作用。
一种可调负载的恒力俘能发电背包,它包括背包连接板、带有背带的背板和镜像设置的两套平衡机构,背带设置于背板的一侧面,两套平衡机构设置在背板的另一侧面,每套所述平衡机构包括丝杠副、滑块、第一导轮组、弹簧组、第二导轮组、摆杆和第一柔性绳;滑块与丝杠副的丝杠螺母连接且能上下滑动,滑块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导轮组,弹簧组滑动设置在安装于背板底部的弹簧保护套内,第二导轮组安装在背板的上部,摆杆的一端转动安装在背板上,另一端设在背板上的横架的滑槽内并能横向滑动,横架与背包连接板连接,第一柔性绳的一端固定在弹簧组的上端,第一柔性绳绕在第二导轮组和第一导轮组的导轮上,第一柔性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摆杆的另一端上,两根摆杆倾斜布置,所述两根摆杆的另一端远离设置,背包连接板沿竖向可滑动地设置在背板上;为了保证滑轨可以顺滑运动,摆杆的运动范围为中位上下45°。
还包括设置于背板的另一侧面的且分别镜像布置的两个可调恒力机构和两个发电机构,每个所述可调恒力机构包括第二柔性绳和第三导轮组;所述两根摆杆的一端邻近设置并布置在所述横架的下方;第三导轮组设置在背板的底部,第二柔性绳的一端与滑块固接,第二柔性绳绕过第三导轮组,第二柔性绳的另一端与弹簧组的下端连接;每个所述发电机构包含电机、带轮一、带轮二和传动带,电机安装在背板的顶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带轮一,背板上安装有带轮二,带轮一和带轮二通过传动带传动,平直的传动带一点固定在背包连接板上。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对称式可调恒力机构,可以适应不同负载的要求,通过改变调节滑块在丝杠上的位置即可调节装置的平衡效果,结构紧凑,调节稳定可靠,整体装置体积小,重量轻,满足轻型化、高机动的性能指标要求。
整体为被动式结构,且满足人体各种频率下的运动,都保证背包相对地面静止,减少惯性力对人体的冲击。使人体在远距离奔跑或行走不会感到十分疲惫。
在不干涉人体运动的情况下,将背包与人体的相对运动带动电机进行发电,并且电机可以作为一种阻尼器,保证背包与人体相对运动过程中不会产生冲击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71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