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板热管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84234.9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7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周晓娜;李亮印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热管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热管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及一毛细结构体;将所述毛细结构体选择固定于前述第一、二板体其中任一;将第一、二板体对应叠合并将其外围呈开放状的侧边进行密合封边形成一扁平管状本体,并预留一抽气填水部位;对该扁平管状本体进行抽真空及填入工作液体的工作并封闭该抽气填水部位,借由本发明平板热管制造方法可实现平板热管薄型化,并可保持薄型化后的平板热管仍具有完整的蒸汽通道。
本发明是一件分案申请,其母案是申请日为2015年1月14日、申请号为201510017345.2、发明名称为“平板热管制造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热管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达成平板热管薄型化及确保薄型化后的平板热管仍具有畅通的蒸汽通道的平板热管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电子移动设备朝向即为轻薄为走向,新式电子移动设备不仅轻薄其运算效能亦随之提升,但随运算效能的提升以及整体厚度缩减其内部容置电子元件的空间亦随之受限,当运算效能提高时,相对的电子元件运算时所产生的热量亦随之增加,故需要散热元件加以辅助各电子元件的散热工作,又因该电子移动设备因为薄化的条件下,其内部空间已极为狭窄难以设置风扇等散热元件,故仅能设置铜薄片或铝薄片作为增大散热面积使用,但对于散热效能的提升仍然不足。
现有技术中将热管或均温板制成薄型化时因整体采取薄型化,致使薄型热管因薄型化后填粉烧结困难,难以实现极薄型化的结构,或填粉烧结后压制成扁平状结构时,热管内部烧结粉末或其他毛细结构(网格体或纤维体)受到挤压破坏而失能。
另外,现有的均温板为更微薄型化,省略内部的支撑结构令均温板抽气封口后,内部腔室容易变形,故现有薄型化热管及均温板内部的蒸汽通道容易被压缩变小或甚至没有蒸汽通道,影响内部整体汽液循环的效率,故如何改良薄型化后的均温板及热管内部的汽液循环结构即为当下必须改善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平板热管薄型化,并可保持薄型化后的平板热管仍具有完整的蒸汽通道的平板热管制造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板热管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及一毛细结构体;将所述毛细结构体选择固定于前述第一、二板体其中任一;将第一、二板体对应叠合并将其外围呈开放状的侧边进行密合封边形成一扁平管状本体,并预留一抽气填水部位;对该扁平管状本体进行抽真空及填入工作液体的工作并封闭该抽气填水部位。
所述第一、二板体为铜材质。
所述将所述毛细结构体选择固定于前述第一、二板体其中任一此一步骤后更包括一步骤:于该第二板体相对于该第一板体的一侧设置多个沟槽。
这些沟槽纵向及横向相互交错,这些沟槽通过蚀刻或机械加工或放电加工其中任一方式所形成。
毛细结构体可为烧结粉末体或网格体或纤维体其中任一或烧结粉末体或网格体或纤维体的组合。
对所述第一、二板体进行密合封边通过扩散接合或超音波焊接或点焊其中任一。
所述毛细结构体选择固定于前述第一、二板体其中任一通过扩散接合或超音波焊接或点焊其中任一方式进行。
所述扁平管状本体中的毛细结构体设置于该第一、二板体的间采成对设置,并该毛细结构体与第一、二板体共同界定至少一蒸汽通道。
通过本发明平板热管制造方法令薄型化后的平板热管仍具有完整的蒸汽通道,借此确保薄型化的平板热管内部腔室能可顺畅保持汽液循环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板热管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平板热管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42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