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微震信号采集和无线传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5110.6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4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昂;刘燚;戴峰;魏明东;杜洪波;蒋若辰;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16 | 分类号: | G01V1/16;G01V1/22;H05K7/2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 代理人: | 吴林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信号 采集 无线 传输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微震信号采集和无线传输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远程采集模块连接,远程采集模块用于隧道微震信号的采集。本发明通过远程采集模块对多种信息的采集融合,从而提高了数据的采集效率,提高数据采集精度;启动散热电机,散热丝杆转动,继而带动散热丝块的移动,通过电动风扇移动能够实现对终端本体进行散热,通过弧形罩上设有弧形口,能够吹风面积,继而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微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微震信号采集和无线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微震监测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大坝矿山的安全监测、页岩气开采中水力压裂监测、深埋隧洞稳定性监测等领域,并且取得了许多显著的研究成果,取得这些成果的基础是对微震事件的精确定位,而微震的初至准确拾取是进行微震事件进行定位的必要先决条件之一,因此对微震初至的精确拾取是微震信号处理中的一项必要工作。随着矿山、隧洞(道)等工程逐渐向深部延伸,岩爆等动力灾害频发,微震监测技术逐渐应用于隧道的岩爆监测。有别于矿山微震监测,隧道微震监测包含大量噪声信号,包括电气噪声、机械噪声等,与岩石破裂信号呈现相似且交织的特点,所以隧道微震监测需要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岩石破裂事件,这是及时准确预警岩爆风险的前提。
现有的隧道微震信号采集后不具备远程管理的功能,同时终端装置工作,散热效率差,工作寿命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微震信号采集和无线传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微震信号采集和无线传输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远程采集模块连接,远程采集模块用于隧道微震信号的采集;
所述壳体内设有终端本体,终端本体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壳体外顶壁设有散热座,散热座内设有散热腔,散热腔侧壁设有散热电机,散热电机输出轴连接有散热丝杆;
散热丝杆螺纹连接有散热丝块,散热丝块下部设有电动风扇,所述壳体外底壁设有弧形罩,弧形罩上设有弧形口,所述散热丝块上部设有稳定杆,稳定杆与散热腔内顶壁接触连接,稳定杆与散热腔内的稳定机构连接;
所述稳定机构包括稳定盒,稳定盒内滑动设有稳定滑块,稳定滑块与稳定盒内顶壁的稳定槽滑动设置,稳定滑块一侧设有稳定连柱,稳定连柱穿过稳定盒与稳定杆连接,稳定盒内顶壁设有导向轮,导向轮上绕设有导向绳,导向绳一端与稳定滑块连接,另一端与辅助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与远程采集模块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与远程采集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将远程采集模块通过联合器进行联合,具体通过联合公式进行聚合处理:所述联合公式将远程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数值分为A组和B组,A组为A1,A2,...,Am,B组为B1,B2,...,Bm,2组数据平均值为标准差为和所述联合推算方法为:
利用(1)(2)可得出数值数据局部决策值,假设数值数量为m,数值局部决策值为继而最终联合值为
式中wi分别为i只数值局部决策值及其加权因子,其中加权因子w满足:最终可得到联合数值。
优选地,所述稳定滑块与稳定弹簧连接;稳定盒内设有固定板,稳定弹簧与固定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51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