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在硅芯上加工螺纹的磨削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03640.5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5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龙;张诗华;许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1/36 | 分类号: | B23G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孟阿妮;张小勇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硅芯上 加工 螺纹 磨削 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硅芯上加工螺纹的磨削构件。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在硅芯上加工螺纹的磨削构件,包括:基体和磨头;基体为旋转体;基体的一端具有锥孔;基体的另一端具有容腔;锥孔与容腔连通;锥孔与基体同轴设置;锥孔的中心轴朝向容腔;锥孔靠近容腔的一端的直径较另一端的直径小;磨头固定地设置在基体的另一端;磨头为圆环状;磨头与基体同轴设置;磨头包括:连接部和作用部;连接部与作用部一体设置;连接部与基体固定连接;作用部的横截面由内向外延伸时,宽度逐渐变小;磨头为金刚砂烧结而成。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硅芯的下锥加工为外螺纹形式,使其装夹牢固,提升装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硅芯上加工螺纹的磨削构件。
背景技术
晶体硅材料是最主要的光伏材料,其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其中,多晶硅是单质硅的一种形态,也可作拉制单晶硅的原料。在实际应用中,多晶硅还原炉中作为沉积中心的结构,是由两根纵向设置的和一根横向设置的硅芯装配而成。装配时,纵向硅芯通过还原夹具装夹的形式进行固定;纵向硅芯的下锥与还原夹具接触的稳固程度,直接影响着成品硅棒装炉生长的成功率。
目前,硅芯在还原炉内的装夹形式主要为锥孔配合。现有技术加工磨锥均是采用锥面磨头将硅芯的下锥的锥面磨削光滑,以便于与还原夹具的锥孔进行匹配,但是,这种装配形式,造成硅芯在还原装炉过程中,装夹易松动,导致装炉失败,且降低了装炉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在硅芯上加工螺纹的磨削构件,主要目的在于将硅芯的下锥加工为外螺纹形式,使其装夹牢固,提升装炉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在硅芯上加工螺纹的磨削构件,包括:基体和磨头;
所述基体为旋转体;
所述基体的一端具有锥孔;所述基体的另一端具有容腔;
所述锥孔与所述容腔连通;
所述锥孔与所述基体同轴设置;
所述锥孔的中心轴朝向所述容腔;
所述锥孔靠近所述容腔的一端的直径较另一端的直径小;
所述磨头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基体的另一端;
所述磨头为圆环状;所述磨头与所述基体同轴设置;
所述磨头包括:连接部和作用部;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作用部一体设置;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基体固定连接;
所述作用部的横截面由内向外延伸时,宽度逐渐变小;
所述磨头为金刚砂烧结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容腔为螺纹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容腔与所述锥孔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容腔的直径大于所述锥孔的大径。
进一步地,所述基体的外壁的一端为圆柱结构,另一端为锥台结构;
所述锥台结构的小端与所述圆柱结构连接,且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磨头固定地设置在所述锥台结构的大端。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用于在硅芯上加工螺纹的磨削构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能够将硅芯的下锥加工为外螺纹形式,使其装夹牢固,提升装炉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03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