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助力自行车中置扭力传感装置防松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4266.1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66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黄福明;黄俊宁;蔡华林;马诚;余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万佳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6/50 | 分类号: | B62M6/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任晓婷 |
地址: | 21516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力 自行车 扭力 传感 装置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助力自行车中置扭力传感装置防松安装结构,与五通管结合安装,包括左护腕和右护腕,且左护腕及右护腕与五通管相对的端面上具有止退齿,当左护腕及右护腕与五通管旋紧连接时,止退齿压紧嵌入五通管的端面,防止左右护腕相对于五通管转动;针对长度较短的五通管,在护腕和五通管之间设置带有止退齿的止退螺母,当护腕与五通管旋紧连接时,护腕上的止退齿压紧嵌入止退螺母的端面,止退螺母上的止退齿压紧嵌入五通管的端面,防止左右护腕相对于五通管转动。从而保证五通管中各个部件的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力自行车相关技术领域,更准确的说涉及一种助力自行车中置扭力传感装置防松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助力自行车是一种能够结合人力骑行和电机助力的新型交通工具。现有的助力自行车为了提高骑行体验,需要实时检测骑行状态,并根据情况来调节电机输出动力的大小,从而在骑行吃力时提供额外动力,其余情况下减少输出,进而节省电力,提高可行驶里程。因此,准确地监测骑行状况、及时反馈监测数据并根据监测数据调节电机是提高骑行体验的关键。
目前,越来越多的助力自行车则开始采用扭矩传感机构将人骑行时脚的蹬力转换成相应的电压信号输出,经电机控制电路板放大处理后控制电机的运转功率。现有技术中,扭矩传感机构与自行车的五通管结合安装,穿设装配在自行车的五通管中,扭矩传感机构两端分别通过左、右护腕旋紧固定,左、右护腕通过螺纹结构与五通管旋紧连接。长时间运行左、右护腕容易旋转松动,导致五通管内的各个零件无法很好的固定,进而容易造成零件磨损,缩短使用寿命,最终会导致扭矩传感机构的失效。
此外,现有的助力自行车很多是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改装的,不同品牌型号的自行车可能采用不同型号的五通管,例如常见的B68和B73型号,分别为长度为68mm和73mm的五通管。在改装过程中,针对不同型号的五通管,现有技术需要设计制造不同长度的扭矩传感机构,成本较高,且不便于用户自行改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力自行车中置扭力传感装置防松安装结构,与五通管结合安装,包括左护腕和右护腕,且左护腕及右护腕与五通管相对的端面上具有止退齿,当左护腕及右护腕与五通管旋紧连接时,止退齿压紧嵌入五通管的端面,防止左右护腕相对于五通管转动;针对长度较短的五通管,在护腕和五通管之间设置带有止退齿的止退螺母,当护腕与五通管旋紧连接时,护腕上的止退齿压紧嵌入止退螺母的端面,止退螺母上的止退齿压紧嵌入五通管的端面,防止左右护腕相对于五通管转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助力自行车中置扭力传感装置防松安装结构,与五通管结合安装,包括左护腕和右护腕,所述左护腕和所述右护腕分别与所述五通管的两端连接;所述左护腕与所述五通管对应的端面上具有左止退齿,所述右护腕与所述五通管对应的端面上具有右止退齿;当所述左护腕与所述五通管旋紧连接时,所述左止退齿嵌入所述五通管的端面;当所述右护腕与所述五通管旋紧连接时,所述右止退齿嵌入所述五通管的端面
优选地,所述左护腕具有左护腕连接部,所述左护腕连接部的管径小于所述左护腕的管径,所述左护腕连接部具有外螺纹,所述五通管具有内螺纹,所述左护腕通过所述左护腕连接部与所述五通管螺纹连接;所述左止退齿位于所述左护腕连接部的侧部,面对所述五通管的一端端面。
优选地,所述右护腕具有右护腕连接部,所述右护腕连接部的管径小于所述右护腕的管径,所述右护腕连接部具有外螺纹,所述五通管具有内螺纹,所述右护腕通过所述右护腕连接部与所述五通管螺纹连接;所述右止退齿位于所述右护腕连接部的侧部,面对所述五通管的一端端面。
优选地,所述左护腕及所述右护腕的硬度大于所述五通管的硬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万佳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万佳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4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冰箱风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