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润滑假捻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0496.0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89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斌;杨吉华;冯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新雨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6 | 分类号: | F16N7/36;F16C33/78;D02G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戚正云 |
地址: | 314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假捻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润滑假捻器,包括底座,底座的上部竖向设置三个锭轴安装孔,锭轴安装孔中上、下分布的设置两个轴承,轴承中插接转轴,转轴向下穿出底座;转轴内部与其同轴线的设置第一导油通道,第一导油通道呈倒置的锥台状,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若干与第一导油通道联通的第二导油通道、第三导油通道,若干第二导油通道呈轮辐状分布且低于下部的轴承设置,所述第二导油通道呈圆弧形结构;若干第三导油通道呈轮辐状分布且高于上部轴承设置,所述第三导油通道沿转轴径向设置。通过上述结构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中上部的轴承在后期无法得到有效润滑的弊端,提升了假捻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弹丝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自润滑假捻器。
背景技术
在化纤加弹丝上,假捻器锭轴转速高达10000rpm,为了保证假捻器的正常工作,安装于假捻器中的轴承必须时刻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而轴承状态的保持与其自身是否润滑充分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现有假捻器中,为了保证锭轴转动的平稳性,一般采用上下分布的两个轴承。当运行一段时间后,预加于底座中的润滑油因为气化而减少,润滑油的液面降低至上部轴承以下,此时上部轴承不能得到有效润滑,容易出现卡死现象,进而导致假捻器不能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润滑假捻器,能够在底座中润滑油低于上部轴承时将润滑油自行向上抽取进而实现上部轴承的自润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润滑假捻器,包括底座,底座的上部竖向设置三个锭轴安装孔,锭轴安装孔中上、下分布的设置两个轴承,轴承中插接转轴,转轴向下穿出底座;转轴内部与其同轴线的设置第一导油通道,第一导油通道呈倒置的锥台状,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若干与第一导油通道联通的第二导油通道、第三导油通道,若干第二导油通道呈轮辐状分布且低于下部的轴承设置,所述第二导油通道呈圆弧形结构;若干第三导油通道呈轮辐状分布且高于上部轴承设置,所述第三导油通道沿转轴径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第一密封环盖,所述第一密封环盖套设于转轴上并与底座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与转轴同轴线的密封环安装槽,所述密封环安装槽中设置至少一个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套设于转轴上,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第二密封环盖,所述第二密封环盖套设于转轴上并与底座螺接,所述第二密封环盖将密封环抵压于密封环安装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油通道中可拆卸的设置封堵杆,所述封堵杆的下端不低于第三导油通道设置。
工作原理:当转轴高速转动后,通过联通器原理而进入至第一导油通道中的润滑油因为与转轴内部存在摩擦力而被转轴带着高速转动而产生离心作用。此时因为第一导油通道呈倒置的锥台型结构而会对润滑油产生一个垂直于第一导油通道内侧面的反作用力F0,该反作用力中的其中一个分力F1使的润滑油具有一个向上的趋势,当转轴速度达到一定数值后,该竖直方向的分力将润滑油向上推升,直至润滑油上升至第三导油通道出,随后润滑油从第三导油通道处排出而淋到上部的轴承上。此时未浸润在润滑油中的上部轴承也得到润滑。在上述过程中,因为第二导油通道呈圆弧状,因此在转轴转动时可以将底部的润滑油源源不断的导入至第一导油通道中,保证润滑油对上部轴承润滑的过程不间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封堵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转轴的A-A向剖视图;
图6是受力分析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新雨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新雨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04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制品加工用具有除湿功能的储存箱
- 下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