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养鸭废水生态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8081.0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7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邓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利平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新致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7 | 代理人: | 周方建 |
地址: | 644200 四川省宜宾***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鸭 废水 生态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鸭废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鸭粪收集池、第一压滤机、第一废水池、絮凝沉淀池、第二压滤机、第二废水池、生态池塘、消毒池、吸附池和、回用水池以及高频振动筛和烘干炉,第一压滤机用于将鸭粪收集池内的鸭粪固液分离得到一次干粪和一次废水,第一废水池通过水泵连接絮凝沉淀池,第二压滤机用于将絮凝沉淀池内的沉淀二次固液分离得到二次干粪和二次废水,二次干粪送入高频振动筛,二次废水排至第二废水池,第二废水池、生态池塘、消毒池、吸附池和、回用水池之间通过水泵依次连通,高频振动筛出料口连接至烘干炉,本方案能够对鸭粪直接进行处理,得到净化后的回用水和干燥分散的鸭粪,便于长时间存储,不易霉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净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鸭废水生态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养鸭废水的来源主要是鸭舍的鸭粪及其冲洗废水。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严重首先使水质浑浊,水色变黄,气味变臭。鸭粪中含有大量的氮磷污染物,多数含氮化物被氧化成硝酸盐,其中一部分鸭粪附着在表土层,另一部分废水则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源。鸭粪废水流入河渠,大量污染因子超标污染河渠水质,使用厌氧+好氧等大型工艺处理废水的方式大大增加养殖户经济负担,很多养殖户不愿意投入环保设施直排鸭粪废水,污染环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采用压滤机将鸭粪进行固液分离的操作,然后净化废水,同时将干粪存储用于施肥,然而压滤机造成的固液分离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干粪压滤后成坨不易分散,二是水分并未完全除去,成坨的干粪易霉变,不易存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养鸭废水生态处理系统,能够对鸭粪直接进行处理,得到净化后的回用水和干燥分散的鸭粪,便于长时间存储,不易霉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养鸭废水生态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鸭粪收集池、第一压滤机、第一废水池、絮凝沉淀池、第二压滤机、第二废水池、生态池塘、消毒池、吸附池和、回用水池以及高频振动筛和烘干炉,所述第一压滤机用于将鸭粪收集池内的鸭粪固液分离得到一次干粪和一次废水,一次干粪输送至高频振动筛,一次废水排至第一废水池,第一废水池通过水泵连接絮凝沉淀池,第二压滤机用于将絮凝沉淀池内的沉淀二次固液分离得到二次干粪和二次废水,二次干粪送入高频振动筛,二次废水排至第二废水池,第二废水池、生态池塘、消毒池、吸附池和、回用水池之间通过水泵依次连通,所述高频振动筛出料口连接至烘干炉。
本方案利用两台压滤机对鸭粪进行两次固液分离,第一得到一次干粪和废水,此时废水中还含有一些悬浮的鸭粪,因此采用絮凝沉淀池进行沉淀,对沉淀进行二次压滤得到二次鸭粪,然后将一次鸭粪和二次鸭粪利用高频振动筛分散,最后在烘干炉中烘干得到干燥可长期存放的鸭粪颗粒,从而防止霉变。而处理后的废水,则利用生态池塘消耗其中的有机物等,形成自然净化,最后通过消毒池和吸附池完成净化,最终得到可以二次使用的回用水。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炉包括端面为U形的烘干槽,烘干槽内形成烘干室,所述烘干槽底部两侧设置有支撑座,两侧支撑座之间形成燃烧室,所述烘干槽为中空夹层,中空夹层内装入加热水,所述烘干槽侧壁顶部开设有加水口。也就是说本方案是利用水浴加热炉壁的方式进行烘干,其优势在于受热均匀,可避免明火烘干造成的化学元素流失。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槽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采用金属材料其传热效果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池塘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有一道栅栏和滤网,栅栏位于滤网前方,所述栅栏的间隙为2mm,设置栅栏和滤网的目的是防止大颗粒的废渣进入生态池塘。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池为活性炭吸附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养鸭废水中的鸭粪被单独收集,且鸭粪被压滤为干粪后成有机肥,用于种植,提升了经济效益,不直接排入外环境,不污染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利平,未经邓利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8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管模板支撑垫块
- 下一篇:快速启闭式蚊虫监测用双层叠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