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水光热材料阵列增强自然蒸发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1372.0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1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嘉;徐炜超;张勇;惠志鹏;葛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羿射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4 | 分类号: | C02F1/14;F24S2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赵淑芳 |
地址: | 2243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水 光热 材料 阵列 增强 自然 蒸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水光热材料阵列增强自然蒸发的装置,包括浓水槽,所述浓水槽内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两条平行的主水管,所述两条主水管之间平行设置有若干分水管或分水槽,所述每个分水管或分水槽上均可拆卸间隔设置有吸水光热条,所述吸水光热条下端固定在浓水槽内。工作时吸水光热条利用毛细作用,仅顶端接触盐水即可湿润整片材料。本实用新型提高盐水对太阳能的利用率的同时增大与空气、风的接触面积,提高自然蒸发速率,可用于晒盐提升盐的产量,也可用于蒸发塘等处理高盐废水,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然蒸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吸水光热材料阵列增强自然蒸发的装置。
背景技术
蒸发是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相变过程。在自然条件下,水等液体暴露于大气环境下,其蒸发速率受光照、气温、风速、湿度等因素影响。光照越强、气温越高、风速越大、湿度越低,液体的蒸发速率则越快。蒸发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是将盐、有机物和水的混合物相互分离的重要方法。如晒盐领域,利用晾晒池注入海水或盐卤水,逐级蒸发提升浓度,然后浓缩结晶获取盐。蒸发塘一般用于煤化工等企业存放高盐废水,同样可利用水的自然蒸发进行减量处理,节约废水处理成本。利用水的自然蒸发进行浓缩、分离等,无需消耗电能,是一种成本很低、运行简单的处理方法。然而,自然蒸发依赖光照、气温等自然条件,蒸发速率慢。水本身透光率高,对光照能量的吸收率低。而盐池、蒸发塘等水面面积有限,仅水体表面与空气接触,对气体温度、风的利用率不高。因此,盐池、蒸发塘等水的蒸发速率缓慢,处理量有限,极大限制了该处理方法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水光热材料阵列增强自然蒸发的装置,解决现有自然蒸发光照能量吸收率低,蒸发速度缓慢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水光热材料阵列增强自然蒸发的装置,包括浓水槽,所述浓水槽内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两条平行的主水管,所述两条主水管之间平行设置有若干分水管或分水槽,所述每个分水管或分水槽上均可拆卸间隔设置有吸水光热条,所述吸水光热条下端固定在浓水槽内。
优选的是,所述吸水光热条一端包裹在分水管上,所述分水管与吸水光热条接触的位置上开设有出水孔或出水缝隙。
所述吸水光热条一端与分水管之间通过绳扣、塑料环或金属丝进行固定。
所述吸水光热条一端伸入出水缝隙进行吸水。
所述吸水光热条下端通过平行固定架固定在浓水槽内。
所述吸水光热条为采用黑色棉布、黑色无纺布、黑色海绵、黑色泡沫、黑色纸质材料、或黑色炭基材料染色的材料制成。
所述主水管上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浓水槽底部设置有排水管。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吸水光热条利用毛细作用,仅顶端接触盐水即可湿润整片材料,且具有宽波段、高效率的光吸收和高效的光热转化能力,可吸收阳光并转化为热能,加热蒸发材料所吸取的盐水,吸水光热材料顶端固定在供水管道上,多组供水管道平行排列,连成管网,固定在支架上,吸水光热条仅上端接触盐水,与水体的接触面积小,从而极大减少了光热能量向水体的损失,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同时吸水光热条竖直放置在水面上,可直接翻倍提升蒸发面积,最大化利用环境温度和风的能量,从而提升蒸发速率。此外,盐水经蒸发浓缩后,剩余浓水流进浓水槽内,有效收集,避免污染环境。本实用新型提高盐水对太阳能的利用率的同时增大与空气、风的接触面积,提高自然蒸发速率,可用于晒盐提升盐的产量,也可用于蒸发塘等处理高盐废水,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吸水光热条与分水管的三种供水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吸水光热条与分水槽的供水方式示意图;
图4是吸水光热条与分水管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羿射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羿射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1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