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生活垃圾热解油气的分离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4737.9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4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军;宋小飞;杜闰萍;于丹;丁建亮;陈庆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1/00 | 分类号: | C10K1/00;C10K1/02;C10K1/04;C10K1/06;C10K1/12;C10K1/18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任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生活 垃圾 油气 分离 净化系统 | ||
一种高温生活垃圾热解油气分离净化的系统,包括除尘系统,焦油回收系统和脱酸系统;除尘系统包括旋风分离器;焦油回收系统包括急冷油洗塔、减粘塔和文丘里除焦器,其中急冷油洗塔为变径塔,塔釜直径大,上部塔体直径小,急冷油洗塔的塔体部分分为上塔与下塔;所述下塔底部进气口与旋风分离器相连接,急冷油洗塔顶部设有热解气出口,与文丘里除焦器顶部相连;急冷油洗塔底部为塔釜,其与下塔循环泵连接,循环泵连接下塔换热器与减粘塔,下塔换热器与减粘塔均连接下塔;减粘塔还连接齿轮泵;而上塔下部设有上塔轻油出口,连接上塔循环泵,上塔循环泵连接上塔换热器,上塔换热器再连接上塔上部。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生活垃圾热解过程中油气分离净化过程,属于固废热解及其能源化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垃圾绝氧热解处理技术,不仅将垃圾变为清洁能源(热解气气、焦油、固体碳),杜绝了二噁英的产生,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其他二次污染的产生量,从而降低了治理成本,提高了经济收益,是目前垃圾处理的趋势和方向。
目前进行垃圾热解的反应器主要分为流化床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双轴螺旋反应器、回转窑、转体炉反应器等,垃圾在其中进行高温热解,大量的尘与热解油气一同排出反应器进入后续系统。在实际工业性试验和生产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工艺方法是,先将热解气(450~600℃)中所含的大部分飞灰经旋风分离器分离脱除,然后再将热解气中剩余的飞灰和热解焦油进行净化和回收处理,随后再将热解气和焦油分别送入下游生产工艺装置作进一步加工利用,由此可实现垃圾的高效、清洁、多联产。一般采用的装置主要由水洗塔、高温电除尘或颗粒层过滤、冷凝冷却和电捕煤焦油等设备组成。其生产工艺过程复杂,能量消耗大,难以实现安全稳定长周期生产。而生活垃圾热解与煤热解不同的是,垃圾成分的复杂性,造成垃圾热解产物的复杂性。热解产物中除了含有焦油、CH4、H2等可燃气体外,还有HCl、HF等酸性气体,其对系统管道及设备造成腐蚀,减少其使用寿命,造成安全运行的隐患。而在现有垃圾热解技术中,一般将热解油气作为燃料,直接送入焚烧炉进行燃烧,不进行除酸的净化过程,这就造成了酸性物质对设备及管道的腐蚀,同时由于Cl离子的存在,为二噁英的再合成提供了条件。为此,急需对垃圾热解气净化系统进行改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除焦过程中过程复杂,能量消耗大,难以实现安全稳定长周期生产的缺陷,提供一种垃圾热解油气净化的系统和方法,将垃圾热解油气中的飞灰、焦油分离出来,并且除去其中的HCl、HF等酸性物质获得洁净的热解气,提高热解气的热值,减少焦油及酸性物质对管道及设备的堵塞和腐蚀,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并且通过除酸除去Cl离子,杜绝二噁英再合成的可能性。本发明生产工艺过程简单,能量消耗小,能够实现安全稳定长周期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温生活垃圾热解油的气分离净化系统,包括除尘系统,焦油回收系统和脱酸系统;
除尘系统包括旋风分离器;
焦油回收系统包括急冷油洗塔、减粘塔和文丘里除焦器,急冷油洗塔的塔体部分分为上塔与下塔;所述下塔底部进气口与旋风分离器相连接,急冷油洗塔顶部设有热解气出口,与文丘里除焦器顶部相连;急冷油洗塔底部为塔釜,其与下塔循环泵连接,循环泵连接下塔换热器与减粘塔,下塔换热器与减粘塔均连接下塔;而上塔下部设有上塔轻油出口,连接上塔循环泵;
脱酸系统包括碱洗塔与脱硫塔,碱洗塔顶部连接脱硫塔底部。
旋风分离器设计为夹套式。
在旋风分离器的夹套通入系统中需要降温的高温气体对旋风分离器(1)进行保温。
旋风分离器为多个设备串联连接。
上塔中装有填料,下塔为空塔,在下塔顶部设有升气筒。
急冷油洗塔为变径塔,塔釜直径大,上部塔体直径小。
减粘塔还连接齿轮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47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轧机支撑辊的导位装置
- 下一篇:利于提高平整度的模切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