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子力显微镜液相成像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569459.5 申请日: 2020-12-26
公开(公告)号: CN112684212B 公开(公告)日: 2022-08-30
发明(设计)人: 王艳伟;戴庭辉;陈晓;伊艺;伊浩博;吴佳阅;吕方怡 申请(专利权)人: 温州大学
主分类号: G01Q60/24 分类号: G01Q60/24;G01Q60/38
代理公司: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代理人: 朱海晓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原子 显微镜 相成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原子力显微镜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子力显微镜液相成像方法。本发明无需实时通过液体池透明侧壁观察液面和探针位置,也就是说优化后能广泛适用各种规格和材质的液体池(如侧壁金属壳的BioCell等等)和AFM液相平台,更加通用;本发明无需多次调节激光和滴加液体,除了一次必要的AC模式液下调节激光,全过程可以在JPK官方控制软件上操作,而且这里使用到的contact模式无需调节任何参数,更加简单方便;本发明操作简单且有效通用,可以在模拟生理环境的缓冲液中成像具有生理活性的生物样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原子力显微镜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子力显微镜液相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AFM主要由为反馈光路提供光源的激光系统(Laser)、进行力-距离反馈的微悬臂系统(Cantilever)、执行光栅扫描和Z轴定位的压电扫描器(x,y,z Piezo-scanner)、接收光反馈信号的光电探测器(Detector)、反馈电子线路(Current Circle)、粗略定位系统、防震防噪声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与数据处理软件、样品探测环境控制系统(湿控、温控、气环境控制等)、监控激光-悬臂-样品相对位置的显微及CCD摄像系统等构成。其中,前四大系统是该仪器的核心部件。

激光器单元:激光器是光反馈通路的信号源。

微悬臂单元:微悬臂的尺寸必须在微米的范围,而位于微悬臂末端的探针则在10nm左右,而其上针尖的曲率半径约为30nm,悬臂的固有频率则必须高于10kHz。通常使用的微悬臂材料是Si3N4

压电扫描单元:压电换能器是能将机械作用和电讯号互相转换的物理器件。它不仅能够使样品在XY扫描平面内精确地移动,也能灵敏地感受样品与探针间的作用,同时亦能将反馈光路的电讯号转换成机械位移,进而灵敏地控制样品和探针间的距离(力),并记录因扫描位置的改变而引起的Z向伸缩量∆h(x,y)。

光电检测与反馈单元:目前AFM探测悬臂微形变的主要方法是光束偏转法:用一束激光照在微悬臂的尖端,而用位置灵敏光检测器(PSPD)来接收悬臂尖端的反射激光束,并输出反映反射光位置的信号。由于悬臂的形变会引起反射光束的偏移,导致反射光在PSPD上位置的变化,进而产生反应悬臂的形变的电讯号,以供调节压电扫描器的伸缩控制。

传统的原子力显微镜(AFM)一般工作在大气环境或真空环境,显示出十分优良的性能。但在许多特定的场合,需要将样品放置在液体中进行扫描观察,如研究蛋白质分子等生物体试样时,必须在液态环境下才能保持其生物体活性;对于表面亲水性的物质,样品表面吸附的水蒸气产生的表面张力会影响测量结果,甚至对探针造成损坏,将针尖和样品浸在液体中可以消除表面张力的吸附作用;还有一些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的物质,若暴露在大气中测量,则测出的是那层氧化膜的形貌而不是物质的真实表面形貌;此外,在研究许多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时,同样需要将样品放置于液体中进行扫描。对于以上这些情况,传统的原子力显微镜(AFM)表现出了其局限性。

目前,大多采用的原子力显微镜液相成像的操作步骤如下:

1.先将原子力显微镜(AFM)在未放置样品的空气中调好激光,调节激光位置使激光打在针尖上,再调节激光面板的红点,是它处于激光面板中央。

2.将处理好的液体池放置在原子力显微镜(AFM)载物台上,用AC模式选择最高峰下针,通过液体池透明侧壁实时观察液面和探针位置,在探针将要接触液面时暂停下针,用移液器滴适量缓冲液滴在探针夹上,使液体沿探针夹流下包裹探针,并且与液面融为一体。(此时滴加的液体不能太少,否则不能完全包裹探针使它融入液体池;也不能太多,否则下针完成时液体池中的液体会溢出导致仪器受损。)此时,我们再调激光。

3.打开CCD,观测激光打在探针位置,先调节激光位置使激光打在探针尖端,再调节反光镜使SUM值最大,最后调节激光面板使红点在面板中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94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