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新材料加工的加热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7112.8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3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国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5/04 | 分类号: | B22D35/04;B22D43/00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畅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1 | 代理人: | 齐军彩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新材料 加工 加热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材料加工的加热设备,其结构包括机体、前置门、控制箱,前置门安装在机体正面,控制箱设置在机体顶部,机体设有加热器、引流管、筛选机构,加热器固定在机体内顶部,引流管贯穿机体右侧面中下部,筛选机构安装在右侧内壁中下部,由于颗粒较小的金属粒与金属液体混合,受到金属液体的推力往引流管排放浇铸,通过筛选机构对流体中未熔融的金属颗粒阻挡,减少金属颗粒随着流体往引流管输送,有利于浇铸成型的金属固件外表面平整,提高金属浇铸的质量,由于金属流体的流动速度有限,易滞留在引流管内壁,通过伸缩管进入到引流管内壁将其内壁滞留的金属流体推动,加快流体的流动速度,减少流体冷凝固化在引流管内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新材料加工的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新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结构和特殊性质,将新材料加工成所需的形状使用,由于部分的新材料金属原料的硬度大,通过加热机将金属原料熔融成金属液体后浇铸成型;现有技术中采用加热机对新材料加热处理时,熔融后的金属液体沿着引流管往机体外部流动进行浇铸,其中颗粒较小的金属粒与金属液体混合,受到金属液体的推力往引流管排放浇铸,导致浇铸成型的金属固件外表面不平整,降低金属浇铸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采用加热机对新材料加热处理时,熔融后的金属液体沿着引流管往机体外部流动进行浇铸,其中颗粒较小的金属粒与金属液体混合,受到金属液体的推力往引流管排放浇铸,导致浇铸成型的金属固件外表面不平整,降低金属浇铸的质量,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新材料加工的加热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新材料加工的加热设备,其结构包括机体、前置门、控制箱,所述前置门安装在机体正面,所述控制箱设置在机体顶部。
所述机体设有加热器、引流管、筛选机构,所述加热器固定在机体内顶部,所述引流管贯穿机体右侧面中下部,所述筛选机构安装在右侧内壁中下部,且位于引流管左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筛选机构设有筛选板、伸缩管、排液孔,所述筛选板位于筛选机构左侧,所述伸缩管水平安装在筛选板右侧中部,所述排液孔贯穿伸缩管两端,所述伸缩管的直径比引流管内壁直径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筛选板设有板体、开口、摆动板、弹条、引流块、进液槽,所述开口贯穿板体两侧表面,所述摆动板衔接在开口左端内壁,所述弹条安装在摆动板与开口内壁之间,所述引流块固定在板体左侧底端,所述进液槽贯穿引流块左侧面以及上表面,所述摆动板每两个为一组,呈上对称分布,所述引流块顶部为倾斜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摆动板设有支架、限位块、推条、推片,所述支架位于摆动板右侧,所述限位块嵌固在支架内槽中部,所述推片通过推条安装在支架左侧,所述推片左侧面为凹凸不平的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管设有支撑环、弹簧、刮块、内腔,所述支撑环位于伸缩管内侧,所述刮块通过弹簧安装在支撑环外侧,所述内腔位于支撑环与刮块之间,所述刮块设有五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块设有块体、刮片、排气孔、滑动板、拉条,所述块体中部上下表面设有排气孔,所述刮片嵌固在块体上表面,且位于排气孔两侧,所述滑动板通过拉条安装在排气孔内部,所述刮片为弧形板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板设有板块、弹力块、齿牙,所述板块位于滑动板两端,所述板块之间夹着弹力块,所述齿牙嵌固在板块两端侧面,所述齿牙设有六个,呈对称分布。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颗粒较小的金属粒与金属液体混合,受到金属液体的推力往引流管排放浇铸,通过筛选机构对流体中未熔融的金属颗粒阻挡,减少金属颗粒随着流体往引流管输送,有利于浇铸成型的金属固件外表面平整,提高金属浇铸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国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国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71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