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ype-c接口连接的家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0354.4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0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曹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伊欧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537 | 分类号: | A61B5/05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大浪社区大宝路49-***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ype 接口 连接 家用 人体 成分 分析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type‑c接口连接的家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包括:秤体主体,包括控制系统、第一type‑c母座和多个第一电极,控制系统与第一type‑c母座连接,type‑c母座包括多个用于连接手柄信号的第一接口;手柄,手柄包括type‑c数据线、手柄主板和多个第二电极,type‑c数据线包括第一type‑c公座,手柄主板与第二电极连接,type‑c数据线包括多个用于连接第二电极的第二接口,第一type‑c公座与第一type‑c母座连接以传输手柄信号。通过将秤体主体和手柄通过type‑c接口进行分离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秤体主体和手柄都是一体结构以致无法拆卸和使用受限的问题,实现了家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存放便利并且生产厂家可以有多种主机和手柄得自由组合售卖,达到了用户的选择性更多、体验更佳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称重测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type-c接口连接的家用人体成分分析仪。
背景技术
目前八电极的专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可以区分左右上肢、左右下肢、躯干等部位的阻抗,进行分段的人体成分分析,从而可以提高脂肪等成分的计算准确度。其使用了八电极、多频率的测量方法,在电路上采用了更加复杂的校准电路,其精度是四电极家用脂肪秤、体脂秤无法比拟的。
八电极人体成分分析仪更适合个人长期使用来查看某些指标变化的趋势。大部分家用8电极人体成分分析仪的设计是秤面上4个电极,与人体的两个脚掌及脚跟接触。然后再单独设计一个手柄,手柄上面4个电极与人体两个手掌及大拇指接触。把手上的4根电极线直接连接到底部秤体的主板内,因为电流激励需要从主板产生及发出来;脚底的4根电极线也是连接到底部秤体的主板内,同样接收从主板出来的激励电流。手柄与秤体之间需要连线,手柄与秤体及连接线是一体结构,不可拆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type-c接口连接的家用人体成分分析仪,以实现存放便利,用户体验更佳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ype-c接口连接的家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包括:
秤体主体,所述秤体主体包括控制系统、第一type-c母座和多个第一电极,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type-c母座连接,所述type-c母座包括多个用于传输手柄信号的第一接口;
手柄,所述手柄包括type-c数据线、手柄主板和多个第二电极,所述type-c数据线包括第一type-c公座,所述手柄主板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type-c数据线包括多个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一type-c公座与所述第一type-c母座连接以传输所述手柄信号。
可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显示屏、传感器和控制主板,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显示屏连接,所述控制主板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并获取测量结果,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测量结果。
可选的,所述控制主板为PCB主板。
可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支撑面和底壳面壳,所述支撑面和底壳面壳为玻璃或者塑胶。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包括多个USB3.0数据线口。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第三电极片和第四电极片,所述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第三电极片和第四电极片用于接触人体脚掌和脚跟。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五电极片、第六电极片、第七电极片和第八电极片,所述第五电极片、第六电极片、第七电极片和第八电极片用于接触人体的大拇指与各手指指尖。
可选的,所述秤体主体还包括充电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手柄还包括第二type-c母座,可通过双公头type-c数据线与所述秤体主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伊欧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伊欧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03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