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3699.6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1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中;沈晓慧;沈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晓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模组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工艺,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胶框、反射板、灯组、导光板、扩散膜、增光膜以及上胶框;所述反射板、灯组和导光板安装在下胶框上,所述扩散膜、增光膜安装在上胶框上,所述上胶框与下胶框扣合在一起。本申请具有提高背光模组制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晶显示屏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屏面板的关键零件之一,主要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响。
目前,背光模组一般由胶框、安装在胶框内的反射膜、导光膜、LED灯、扩散膜和增光膜组成。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制作背光模组时,需要在胶框内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安装,存在有背光模组制作效率较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背光模组的制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主题名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胶框、反射板、灯组、导光板、扩散膜、增光膜以及上胶框;所述反射板、灯组和导光板安装在下胶框上,所述扩散膜、增光膜安装在上胶框上,所述上胶框与下胶框扣合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作背光模组时,将反射板、灯组和导光板一同安装在下胶框中,将扩散膜和增光膜安装到上胶框中,再将上胶框和下胶框扣合在一起,即可完成背光模组的制作,上胶框和下胶框两道工序同时进行,相比于依次安装而言,制作效率更高。
可选的,所述下胶框包括底框以及固设在底框上的下安装框,所述反射板、导光板均套设在下安装框内,且所述下安装框的一个侧边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灯组嵌入在安装槽中;所述下安装框的另一个侧边上还开设有下定位槽,所述反射板和导光板的侧边均固设有与定位槽相适配的下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下定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次将反射板、灯组和导光板安装到下安装框内,底框可防止反射板从下安框的底端脱出,而安装槽可减小灯组的占用空间,使整个背光模组的体积更小,厚度更薄;下定位块和下定位槽对反射板和导光板的安装起到导向作用,防止反射板和导光板装反。
可选的,所述上胶框包括上安装框以及固设在上安装框顶端的遮光胶,所述扩散膜和增光膜均套设在上安装框内;所述上安装框的一侧侧边上开设有上定位槽,所述扩散膜和增光膜对应的侧边上固设有对应的上定位块,所述上定位块置于上定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光胶与上安装框共同形成上胶框,直接将扩散膜和增光膜安装在上安装框内,即可使遮光胶起到遮光作用,安装便捷,效率较高;上定位块和上定位槽也可起到定位作用,使扩散膜和增光膜安装到上胶框中的位置唯一,从而不会出现将扩散膜和增光膜安反的现象。
可选的,所述上安装框和下安装框抵接在一起,所述上定位槽和下定位槽位置对应并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上安装框内的扩散膜和下安装框内的导光板可以更好的接触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上安装框的厚度小于扩散膜和增光膜的总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安装框和下安装框扣合在一起后,对扩散膜和增光膜产生挤压力,从而使反射板、导光板、扩散膜和增光膜连接的更加紧密,使整个背光模组更加紧凑。
可选的,所述上安装框于安装槽两侧的侧壁上均固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上安装框的一端延伸至下安装框一侧;所述下安装框于安装槽两侧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卡接槽,所述连接板靠近下安装框的一端固设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卡接在卡接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晓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晓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36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