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自生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粉末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1551.2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1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鹏;陈玉勇;孔凡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08 | 分类号: | B22F9/08;C22C14/00;C22C32/00;B22F1/00;B33Y70/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岳昕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自生 颗粒 增强 复合材料 粉末 制备 方法 | ||
一种原位自生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粉末的制备方法,涉及金属及金属工艺技术领域,针对现有复合材料粉末中增强相与基体是机械结合,粉末球形度和粉末尺寸稳定性不高,增强相分布均匀性无法保证,激光直接作用到陶瓷粉体上会导致飞溅的问题,本发明利用熔炼过程中的原位自生反应使增强相在钛合金基体中均匀分布,然后采用雾化方法将钛基复合材料棒材制备成球形度高、尺寸分布均匀的钛基复合材料细粉,稳定性高,且可以防止激光作用到陶瓷粉体上会导致飞溅的问题,此外这种工艺制备的钛基复合材料中增强相与基体之间是冶金结合,与机械球磨获得的复合材料粉末相比,由于机械球磨的结合是机械结合,远低于冶金结合,因此本本发明的结合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及金属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原位自生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粉末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钛基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比刚度和比强度高、热膨胀系数低、耐腐蚀性好以及高温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在航空航天、国防、海洋和生物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一种净成形技术,具有构件加工精度高、可成形复杂结构构件等特点,在高性能钛基复合材料精密及复杂结构构件成形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与传统钛基复合材料成形工艺(铸造、锻造、超塑成形、焊接以及机加工等)相比,激光增材制造钛基复合材料具有构件开发周期短、净成形,显微组织细、力学性能高等优点。
普遍认为,TiC和TiB是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中与基体匹配最好的两种增强相。目前用于激光增材成形的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主要是采用低能机械球磨的方法,将TiC或TiB增强相陶瓷颗粒机械镶嵌到钛合金粉末表面,如专利授权号CN105033254B公开的一种高性能原位TiC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粉末是通过球磨机将CNT/Ti混合粉末进行球磨得到原位TiC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实体,这种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粉末中增强相与基体是机械结合。激光增材制造成形技术要求粉末球形度较高、粉末尺寸分布范围窄(通常需要小于50μm)虽然机械合金化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获得复合材料粉末,但粉末球形度和粉末尺寸稳定性不高,增强相分布均匀性无法保证,激光直接作用到陶瓷粉体上会导致飞溅问题,从而形成构件缺陷的形成。针对这一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铸锭冶金和雾化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增强相原位自生的钛基复合材料粉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复合材料粉末中增强相与基体是机械结合,粉末球形度和粉末尺寸稳定性不高,增强相分布均匀性无法保证,激光直接作用到陶瓷粉体上会导致飞溅的问题,提出一种原位自生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粉末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原位自生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钛合金基体和陶瓷颗粒反应物;
步骤二:将钛合金基体和陶瓷颗粒反应物首先进行一次真空感应熔炼,真空度控制在10-2~10-3Pa,熔炼过程中进行电磁搅拌,然后再将真空感应熔炼的铸锭压制电极后进行真空自耗熔炼,得到钛基复合材料二次铸锭,最后将真空自耗熔炼获得的钛基复合材料二次铸锭再次进行真空感应熔炼,并在钛基复合材料完全熔化后进行电磁搅拌,之后将熔体浇注到金属铸型中,最终得到钛基复合材料棒材;
步骤三:将钛基复合材料棒材放入雾化设备中进行熔炼和雾化制粉,熔炼时,熔炼温度高于熔点100-200℃,真空度低于10-2Pa,雾化压力3-4MPa,最终获得增强相分布均匀的钛基复合材料粉末,所述的增强相分布均匀的钛基复合材料粉末中增强相含量为2%~20%。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自耗熔炼的工艺为:起弧电压为20V-38V,起弧电流为330A-380A,熔炼过程中稳弧电压为10V-40V,真空度为10-2Pa。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颗粒反应物为B4C、碳粉和TiB2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15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系统及电驱动总成
- 下一篇:一种基于分布式终端的自主结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