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芳胺化合物、使用其的电子元件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6168.X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0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聂齐齐;曹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1/61 | 分类号: | C07C211/61;C07D307/91;C07D333/76;C07D209/86;C07D209/88;C07F7/08;C07C255/58;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邹宇宁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合物 使用 电子元件 电子 装置 | ||
本申请属于有机材料领域,涉及一种芳胺化合物、使用其的电子元件及电子装置。该芳胺化合物具有如下式1所示的结构。本申请的该芳胺化合物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应用于OLED器件中,能够获得良好的器件性能,较低的电压。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有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芳胺化合物、使用其的电子元件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科学的进步,用于实现电致发光或者光电转化的电子元器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该类电子元器件通常包括相对设置的阴极和阳极,以及设置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功能层。该功能层由多层有机或者无机膜层组成,且一般包括能量转化层、位于能量转化层与阳极之间的空穴传输层、位于能量转化层与阴极之间的电子传输层。
举例而言,当电子元件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其一般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空穴传输层、作为能量转化层的电致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当阴阳两极施加电压时,两电极产生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阴极侧的电子向电致发光层移动,阳极侧的空穴也向发光层移动,电子和空穴在电致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处于激发态向外释放能量,进而使得电致发光层对外发光。
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高温下驱动时会出现工作电压上升、发光效率降低和寿命缩短等问题,导致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优异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可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空穴传输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芳胺化合物,该芳胺化合物具有如下式1所示的结构:
其中,环A为取代或未取代的5~16元脂肪烃环;
L1、L2和L3各自独立地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30的亚芳基、或者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30的亚杂芳基;
Ar1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以下基团: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杂芳基;
R1、R2、R3和R4彼此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2~20的杂环烷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和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杂芳基;a1、a2、a3、a4分别是R1、R2、R3和R4的个数;
a1和a4各自独立地选自0、1、2、3或4,当a1大于1时,任意两个R1相同或者不相同,或者任意两个相邻的R1相互连接形成碳原子数为3~15的饱和或不饱和环;当a4大于1时,任意两个R4相同或者不相同,或者任意两个相邻的R4相互连接形成碳原子数为3~15的饱和或不饱和环;
a2和a3各自独立地选自0、1、2或3,当a2大于1时,任意两个R2相同或者不相同,或者,任意两个相邻的R2相互连接形成碳原子数为3~15的饱和或不饱和环;当a3大于1时,任意两个R3相同或者不相同,或者任意两个相邻的R3相互连接形成碳原子数为3~15的饱和或不饱和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61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