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特定定位特征的柔性可调舱段装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4706.1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8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远;高远;王洁;钟扬;裴天河;张婷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6D7/01 | 分类号: | B26D7/01;B26D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李晶尧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特定 定位 特征 柔性 可调 舱段装夹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特定定位特征的柔性可调舱段装夹装置,属于复合材料热结构异型舱段制造领域;包括旋转微调底座、柔性调整平台、附形底托、4个柔性附形压块、模块化标准平台、4个液压连杆、4个液压升降圆台、4个滑轨和液压升降支撑平台;基于舱段的一曲面、一后端面及一定位孔实现舱段附形定位;通过柔性可调装置实现舱段定位后高效、高精度找正,并且可以调整产品的高度,使其满足不同机床加工行程、限位的要求;通过特定附形装夹压块实现舱段装夹的可靠性,大幅降低舱段加工中存在的振动;实现舱段级弱刚度孔的高效、低振动加工工艺,提升复合材料异型舱段的制造水平及制造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热结构异型舱段制造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特定定位特征的柔性可调舱段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在碳碳复合材料异型结构舱段装配完成后,需以舱段后端面为基准整体加工舵轴孔、挂点孔等弱刚度孔。由于复合材料舱段由数百件零部件集成装配而成,其整体结构复杂,舱段刚度分布不均,存在刚度薄弱环节,在该位置附近进行机械加工时易引发强烈振动。另一方面,异型复合材料舱段复杂气动外形找正难度大、时间长,且存在普通连杆压板装夹刚度不足的情况,进一步造成弱刚度孔加工振动大、加工效率低,孔径易超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适用于特定定位特征的柔性可调舱段装夹装置,提升了复合材料异型舱段的制造水平及品质。
本发明解决技术的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特定定位特征的柔性可调舱段装夹装置,包括旋转微调底座、柔性调整平台、附形底托、4个柔性附形压块、模块化标准平台、4个液压连杆、4个液压升降圆台、4个滑轨和液压升降支撑平台;
其中,旋转微调底座水平放置;柔性调整平台为长方体结构,且柔性调整平台水平放置在旋转微调底座的顶端;模块化标准平台水平设置在柔性调整平台的上方,且模块化标准平台的底端四角处通过4个液压连杆与柔性调整平台顶端对应的四角处连接;附形底托设置在模块化标准平台的上表面;4个滑轨分别设置在柔性调整平台上表面的四边处,且每个滑轨与柔性调整平台对应边平行放置;4个液压升降圆台与4个滑轨一一滑动对接;每个液压升降圆台的顶部设置1个柔性附形压块;液压升降支撑平台设置在柔性调整平台上表面的中心处,且位于模块化标准平台的下方;外部舱段放置在附形底托上表面,通过4个柔性附形压块实现对外部舱段的压紧装夹。
在上述的一种适用于特定定位特征的柔性可调舱段装夹装置,所述附形底托的上表面设置有曲面,且曲面上设置有定位孔;曲面的型面与外部舱段的外壁型面一致;外部舱段的侧壁上设置有特征孔;外部舱段外壁向下放置在附形底托的曲面上;通过曲面与外部舱段外壁型面的配合,通过定位孔与外部舱段特征孔的找正,实现外部舱段在附形底托上位置的找正。
在上述的一种适用于特定定位特征的柔性可调舱段装夹装置,所述模块化标准平台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倒置的T形槽;附形底托的底部对应设置有T形凸起;附形底托通过T形凸起与T形槽的配合,从侧面平移穿入模块化标准平台;附形底托的顶部设置有定位锁止机构;当附形底托完整平移至模块化标准平台上方后,通过定位锁止机构进行限位锁紧;防止附形底托与模块化标准平台发生位置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适用于特定定位特征的柔性可调舱段装夹装置,每个液压连杆的两端各设置1个连接球副;液压连杆的顶端通过1个连接球副与模块化标准平台对接;液压连杆的底端通过1个连接球副与柔性调整平台对接;通过4个液压连杆实现对模块化标准平台高度的调整。
在上述的一种适用于特定定位特征的柔性可调舱段装夹装置,每个液压升降圆台实现沿对应滑轨平移;且液压升降圆台实现沿竖直方向的伸缩平移,实现对顶部柔性附形压块高度的调整。
在上述的一种适用于特定定位特征的柔性可调舱段装夹装置,所述旋转微调底座的外壁四角处设置有4个吊耳;通过吊耳实现对旋转微调底座的吊起平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未经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47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密零部件智能柔性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回收物压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