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用循环组合巢框蜂箱的养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4103.1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1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赖康;刘志辉;王顺海;舒长斌;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蜂业技术开发研究所;四川省蜂业管理站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K47/02;A01K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王莹莹 |
地址: | 61004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用 循环 组合 蜂箱 养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循环组合巢框蜂箱的养蜂方法,应用于循环组合巢框饲养箱,包括以下步骤:循环组合巢框饲养箱的制作、蜜粉子脾的安装、蜜蜂引入循环组合巢框饲养箱、日常管理、蜂蜜收取;中蜂循环组合巢框饲养箱饲养,根据不同时节对蜜蜂群数量进行相应调整,以及根据各个巢框上层的蜂蜜全部封盖成熟,进行割取,逐层的上推,并在下层加入新的滑套。其有益效果是该饲养方法适合中蜂生物学特性、简洁高效、适用性强的蜂箱及配套巢框,提高养蜂效率,增加养蜂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蜜蜂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用循环组合巢框蜂箱的养蜂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独有的蜜蜂品种,具有嗅觉灵敏、擅于采集零星蜜粉源等特性,适合我国广大山区、丘区饲养,其生产的优质蜂蜜和传花授粉的生态价值,是西方蜜蜂(简称西蜂)无法取代的。然而许多地方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仍保留了延续上千年的圆桶旧法养蜂习惯,难以克服蜂群飞逃、病害防控等问题,无法规模化饲养,经济效益低下。
十八世纪美国养蜂家郎斯特罗什发明了活框蜂箱用于饲养西蜂,活框即用木材或塑料通过人工制造成矩形方框,让蜜蜂将单张蜂巢修筑在框内,形成的巢脾可以移动,便于将巢脾提出查看蜂群繁育、病害等情况,且取蜜不毁坏蜂巢,巢脾可多次重复使用,蜂蜜产量明显提高,且病敌害可防可控。这种活框蜂箱及配套养蜂技术,于十九世纪初传入我国用于饲养中蜂,与圆桶蜂箱相比,虽在蜂群的饲养管理、繁育分蜂、产蜜量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但对养蜂员的饲养管理技术要求高,对广大文化水平较低的山区农民及而言,短时间内难以全面掌握,盲目大面积推广,往往适得其反;另外,郎氏活框蜂箱也不完全适宜中蜂的生物学特性,用郎氏活框蜂箱饲养中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非常必要为山区养蜂农民设计一款适合中蜂生物学特性、简洁高效、适用性强的蜂箱及配套巢框,提高养蜂效率,增加养蜂效益。
(一)中蜂生物学特性
1. 中蜂对巢脾“喜新厌旧”
“喜新厌旧”是中蜂根据生活需要对巢脾选择的标准,与其生殖繁衍质量密切相关。中蜂对老旧的巢脾,要么主动进攻,咬而毁之,重造新巢;要么弃而逃之,在病虫害滋生、蔓延、抵抗无力的情况下,则整群蜂迁居,另选新址,重新贮巢。
2.“喜静忌动、结团而居”
中蜂“喜静忌动、结团而居”的习性能够更加有效躲避敌害,是长期进化选择的结果。生活在树洞、岩石洞中的野生中蜂,通常根据洞的形状将蜂巢筑为半球形,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不仅群强、产量高,而且病害少。
3.巢脾“上部贮蜜、下部育子”区域功能划分明确
中蜂巢脾的功能为:上方用于储存蜂蜜和蜂粮,下方用于繁衍后代,这是中蜂对蜂巢功能区域划分的具体表现。中蜂一般从蜂巢顶部连接物处自上向下筑巢,在树洞中的野生蜂群,外界蜜粉源充足时,只要蜂团下方有足够的空间,蜂群就会不断往下筑造新脾,老脾用于贮存蜂蜜,新脾用于繁衍后代。
(二)格子蜂箱饲养与活框饲养法的缺点
1.格子蜂箱饲养法存在的缺点
一是无法开箱检查,难以准确判断蜂群内部情况,无法做出精准的管理措施。如分蜂、造脾、育王、产子等情况掌握不及时,常出现一群蜂在分蜂季节连续分蜂两三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是蜂蜜质量控制不严格。采收蜂蜜时必需等到最上面一层全部封盖后才能取蜜,采收周期较长,稍有不慎,就容易将边脾的未成熟蜂蜜一同取出,影响蜂蜜的质量。
三是不便于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蜂群内部情况只能通过箱外观察估计,无法精准掌握蜜蜂的生长、繁殖及病虫害情况,难于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2.活框饲养法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蜂业技术开发研究所;四川省蜂业管理站,未经四川省蜂业技术开发研究所;四川省蜂业管理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41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植物养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个体定制化的舱室环境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