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梯度钢铁材料的连续铸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0604.6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1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贾春腾;李志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4 | 分类号: | B22D11/14;B22D11/119;B22D11/103;B22D11/12;B22D1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周明新 |
地址: | 0434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度 钢铁 材料 连续 铸造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梯度钢铁材料的连续铸造系统,包括钢包、中间包、结晶器、浸入式水口及拉矫区,所述中间包位于钢包的下方,所述结晶器位于中间包的下方,所述浸入式水口设于钢包与中间包之间及中间包与结晶器之间,所述拉矫区固定安装于结晶器的下端;所述拉矫区包括第一矫辊、钢坯及连接端盖,所述第一矫辊等距分布于钢坯的上下两端外表面,所述连接端盖活动安装于上下两个第一矫辊的前后两端外表面之间;所述结晶器包括结晶入口、结晶出口与除渣机构,该梯度钢铁材料的连续铸造系统能够对熔液中的钢渣进行去除,提高了钢坯质量,加快钢坯的冷却速度,提高铸造效率,钢坯拉矫均匀,形态端正,钢坯冷却后表面灰渣便于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续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梯度钢铁材料的连续铸造系统。
背景技术
所谓梯度材料,严格意义上讲,应该称作“梯度功能复合材料”,又称倾斜功能材料,是指将两种不同性能的材料进行结合,从而使得同一件材料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或功能;
连续铸造是一种先进的铸造方法,其原理是将熔融的金属,不断浇入一种叫做结晶器的特殊金属型中,凝固(结壳)了的铸件,连续不断地从结晶器的另一端拉出,它可获得任意长或特定的长度的铸件,发展连铸是我国冶金工业进行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将使我国金属材料生产的低效率、高消耗现状得到根本改变,并推动产品结构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近终形连铸、单晶连铸、高效连铸、连铸坯热送热装等先进连铸技术的发展将非常活跃,而且将带动一系列新型材料的研制开发;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铸造装置,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190142.9,该连续铸造装置具有中间包、铸模以及轻压下部,用于制造铸坯,其特征在于,该连续铸造装置包括:温度检测器,其用于检测中间包内的钢水的温度;钢水加热器,其用于对中间包内的钢水进行加热;速度检测器,其用于检测铸坯的铸造速度;速度调整部,其用于调整铸造速度;第1控制部,其用于控制钢水加热器以将钢水的温度的变动幅度维持在10℃以内;以及第2控制部,其用于控制速度调整部以将铸造速度的速度偏差维持在±10%以内;
上述装置虽然能够充分地抑制铸坯的中心部处的偏析,但在铸造梯度钢铁材料时,由于生铁中含有硅、锰、磷、硫等杂质,这些杂质熔炼过程中会氧化呈钢渣,这些钢渣得不到清除,影响梯度钢铁材料的铸造质量,钢坯拉矫作业中冷却速度较慢,延长连铸作业时长,钢坯侧面得不到拉矫,降低钢坯的成型质量,钢坯冷却后表面存在渣灰,渣灰清理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梯度钢铁材料的连续铸造系统,该梯度钢铁材料的连续铸造系统能够对熔液中的钢渣进行去除,提高了钢坯质量,加快钢坯的冷却速度,提高铸造效率,钢坯拉矫均匀,形态端正,钢坯冷却后表面灰渣便于清理。
本发明提供一种梯度钢铁材料的连续铸造系统,包括钢包、中间包、结晶器、浸入式水口及拉矫区,所述中间包位于钢包的下方,所述结晶器位于中间包的下方,所述浸入式水口设于钢包与中间包之间及中间包与结晶器之间,所述拉矫区固定安装于结晶器的下端;
所述拉矫区包括第一矫辊、钢坯及连接端盖,所述第一矫辊等距分布于钢坯的上下两端外表面,所述连接端盖活动安装于上下两个第一矫辊的前后两端外表面之间;
所述结晶器包括结晶入口、结晶出口与除渣机构,所述结晶入口开设于结晶器的上端,且结晶入口与浸入式水口相连通,所述结晶出口开设于结晶器的下端,且结晶出口与拉矫区相连通,所述除渣机构固定安装于结晶器的内部上端;
所述连接端盖内部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一凹槽、第一齿轮、通风窗口、第二齿轮及冷却扇,所述第一凹槽开设于连接端盖靠近拉矫区的一端,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安装于上端第一矫辊的外表面前后两端,所述通风窗口开设于连接端盖远离拉矫区的一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第二齿轮活动安装于连接端盖内部对应通风窗口的位置,所述冷却扇固定安装于第二齿轮靠近拉矫区的一端,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06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