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树脂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0359.9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8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韩涛;张旭;王中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聚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29B1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曾淑剑 |
地址: | 232180 安徽省淮南市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氧树脂 回收 系统 | ||
1.一种环氧树脂回收系统,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导料机构(2),且导料机构(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破碎机构(3),所述导料机构(2)与破碎机构(3)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冷却水箱(4),所述冷却水箱(4)的左侧与反应釜(1)之间连接有加热机构(6),其冷却水箱(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补水管(41),且补水管(41)的底端为自由活动端,所述反应釜(1)的内部中心位置贯穿有搅拌杆(13),且搅拌杆(13)的外表面环形灯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破碎叶片(12),所述反应釜(1)的底端设置有排料口,排料口的内部设置有清理过滤机构(7),所述反应釜(1)的底端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腿(11);
其中所述破碎机构(3)包括由破碎滚筒(31)、导热铜片(311)、导热铜板(312)、冷凝腔(313)、破碎箱(32)、导向块(33)、排放槽(34)、排料管(35)、连接件(36)、安装座(37)、驱动电机(38)构成,所述破碎滚筒(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破碎滚筒(31)表面破碎齿牙交错分布,两个所述破碎滚筒(31)结构相同,且其两端转轴贯穿并延伸至破碎箱(32)内壁,且其转轴表面与破碎箱(32)内壁之间套接有轴承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破碎箱(32)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安装座(37),且安装座(37)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驱动电机(38),且其与破碎滚筒(31)位置一一应对,所述驱动电机(38)输出轴与破碎滚筒(31)后端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破碎箱(32)的内表面底端位于两个所述破碎滚筒(31)之间下侧位置固定连接三角结构的导向块(33),且破碎箱(32)的内表面底端位于导向块(33)的两侧对称开设排放槽(34),所述排放槽(34)的下端固定连接排料管(35),所述破碎箱(32)的下端外表面四周固定连接连接件(36);
所述破碎滚筒(31)的内部开设冷凝腔(313),且破碎滚筒(31)内壁嵌入式连接导热铜片(311),所述冷凝腔(313)的内部环形灯距离设置有六个所述导热铜板(312),且导热铜板(312)的一端贯穿破碎滚筒(31)内壁并与导热铜片(3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相邻导热铜板(312)相邻端相互抵制;
两个所述破碎滚筒(31)前端转轴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接头(42),且旋转接头(42)与冷却水箱(4)固定连接并相互贯通,同时破碎滚筒(31)前端转轴内置孔洞,且其通过旋转接头(42)实现破碎滚筒(31)内部冷凝腔(313)与冷却箱连通,两个所述破碎滚筒(31)的上侧设置有防护机构(5);
所述导料机构(2)包括导料腔(21)、安装腔(23)、设备箱(25)、导料棒(26)、导料槽(261)、把手(262)以及转动腔(27)构成,所述设备箱(25)通过连接件(36)与破碎箱(32)固定连接,所述设备箱(25)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安装腔(23),且安装腔(2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4),所述伺服电机(14)的底端输出轴贯穿反应釜(1)延伸至反应釜(1)内部并与搅拌杆(13)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设备箱(25)的内部位于安装腔(23)的两侧与排料管(35)对应位置均开设导料腔(21),所述导料腔(21)的内部中段位置开设转动腔(27),且转动腔(2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料棒(26),所述导料棒(26)的外表面开设导料槽(261),所述导料棒(26)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转轴,转轴贯穿设备箱(25)内壁,所述导料棒(26)前端转轴延伸至设备箱(25)的前端外表面并固定连接把手(262),所述导料棒(26)与转动腔(27)两者均呈柱形结构相互吻合转动连接,所述导料棒(26)内部设置有隔热层;
所述加热机构(6)包括金属管(61)、隔热保温套筒(62)、加热片(63)构成,所述金属管(61)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水箱(4)以及反应釜(1)连接,所述金属管(61)的外表面套接隔热保温套筒(62),且隔热保温套筒(62)与金属管(61)之间设置加热片(63),所述加热片(63)与外界控制设备以及电源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聚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南聚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035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