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增强树脂中间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4562.0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3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大野秋夫;安江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B29C70/50 | 分类号: | B29C70/50;B29C70/30;B29B15/10;B29K77/00;B29K307/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海荣;曲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增强 树脂 中间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纤维增强树脂中间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根据本发明的纤维增强树脂中间材料中,将树脂附着至增强纤维基材的外表面部,所述增强纤维基材由开纤的增强纤维形成,并将所述树脂加热至等于或高于所述树脂的熔点的温度从而由所述树脂浸渍所述增强纤维基材,其中所述增强纤维基材具有在其外表面开口的空隙且所述树脂呈半浸渍状态。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10月16、申请号为201580056265.6、发明名称为“纤维增强树脂中间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加热加压下以层压状态使用的纤维增强树脂中间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减轻重量并提高机械强度,通过用树脂浸渍诸如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的增强纤维基材获得的复合纤维增强树脂已经广泛用于各种领域和用途,且其在飞机部件和汽车部件中的应用已经在推进之中。要求这种纤维增强树脂成形品具有较少的缺陷如空隙,树脂对增强纤维基材的浸渍在预定纤维体积含有率下进行,从而显示出诸如机械强度的预定性能。并且,要求其具有即使形状复杂也可以成形的赋形能力。对于这些要求,已经提出了多种纤维增强树脂中间材料,其中增强纤维基材由树脂浸渍,并且在加热和加压下以层压状态使用。
专利文献1提出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片,其中,尽管热塑性树脂具有高熔体粘度且难以用其对增强纤维束进行均匀浸渍,但是将热塑性树脂无纺布熔融从而通过以下方式用热塑性树脂浸渍增强纤维束:将热塑性树脂无纺布叠置在其中多个增强纤维束沿一个方向对齐而得的增强纤维片上,并在加热下进行加压。据说该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片可以形成其中增强纤维束中未被热塑性树脂浸渍的空隙部存在的半浸渍状态。因此,据说可以缩短制造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片所需的时间,获得具有柔性的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片,因为增强纤维片可以变薄,所以可以减少未浸渍部,因此可以在加工成最终成形品时在进行加热的同时在加压时进行充分的浸渍。
专利文献2提出预浸材料,其包含以层状形成的纤维基材和设置在纤维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侧上且由树脂组合物构成的树脂层,且其中在纤维基材的至少一部分中形成未由树脂组合物浸渍的空隙层。据说该预浸材料的空隙层可具有使纤维基材的一部分露出的形状且优选成形为从预浸材料的一端连通到其另一端。此外,据说即使在纤维基材的两个表面都存在树脂层,只要在其中间部存在从一端连通到另一端的空隙层就足够了。在层压这种预浸材料的情形下,因为树脂被纤维基材支撑,所以据说可以防止纤维基材起伏,且在层压预浸材料时容易地释放出空气而不易于发生气泡。作为上述树脂组合物,提到诸如苯酚酚醛清漆树脂和甲酚酚醛清漆树脂的热固性树脂,并且可以组合使用诸如苯氧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的热塑性树脂。
专利文献3提出具有沿一个方向对齐的增强纤维的切口预浸材料基材,其中沿与增强纤维交叉的方向由间断切口构成的多列设置在预浸材料基材的整个表面上,投影至增强纤维的垂直方向上的切口的投影长度为30μm~10mm,所有增强纤维基本上都被切口切割,被切口切割的增强纤维的纤维长度为10~100mm,且纤维体积含有率在45~65%范围内。据说该切口预浸材料基材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具有成形追随性,赋形能力优良,且可以提供作为适用于汽车部件、运动用品等的纤维增强塑料的中间体基材的预浸材料基材。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3-165851
专利文献2:JP-A-2013-180406
专利文献3:JP-A-2008-207544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45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