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氨纶油剂及经过其处理得到的氨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6101.0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杜建民;杜宗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锐泽化学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11/08 | 分类号: | D01F1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氨纶油剂 经过 处理 得到 | ||
一种新型氨纶油剂,所述氨纶油剂可用于氨纶干纺纺丝,所述氨纶油剂在25℃的粘度为10‑30mPa·s,密度为0.85‑0.95g/cm3,所述氨纶油剂在使用时的上油率为1‑5%,所述氨纶油剂至少包含C12‑C20饱和脂肪酸盐、脂肪酸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氨纶油剂及经过其处理得到的氨纶。
背景技术
氨纶,学名聚氨酯纤维。具有高度弹性,能够拉长6~7倍,但随张力的消失能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其分子结构为一个像链状的、柔软及可伸长性的聚氨基甲酸酯,通过与硬链段连接在一起而增强其特性。弹性纤维分为两类:一类为聚酯链类;一为聚醚链类。聚酯类弹性纤维抗氧化、抗油性较强;聚醚类弹性纤维防霉性,抗洗涤剂较好。
现有的氨纶在干法纺丝过程中采用的油剂一般含有硅油。但是硅油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含有硅油的油剂难以去除,对后续的染色和贴合都会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含硅油的新型氨纶油剂。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新型氨纶油剂,所述氨纶油剂可用于氨纶干纺纺丝,所述氨纶油剂在25℃的粘度为10-30mPa·s,密度为0.85-0.95g/cm3,所述氨纶油剂在使用时的上油率为1-5%,所述氨纶油剂至少包含C12-C20饱和脂肪酸盐、脂肪酸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油剂不含硅油。
通常在氨纶油剂中会加入硅油,用来提高退绕性,保持较好的隔离性能。在不含硅油的无硅氨纶油剂中要仍然保持较好的性能是目前的一大技术难点。发明人长时间从事本领域的研究,发明人发现,要获得性能优异的无硅氨纶油剂,可以采用特定的脂肪酸酯,可以使氨纶油剂的隔离性、退绕性等各方面性能在市面上各个品类的氨纶油剂中保持较好的表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除了特定的脂肪酸酯,本发明所提供的氨纶油剂中还包括链烷烃或环烷烃,或者同时包含链烷烃和环烷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氨纶油剂可用于的氨纶的纤度为10-1120D。
纤维的纤度是指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纱线或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它同样是定长制单位,克重越大纱线或纤维越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氨纶油剂可用于的氨纶的纤度可以列举出,例如: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200、250、300、350、500、1000、1120D。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氨纶干纺纺丝包括间歇聚合生产工艺、半连续聚合生产工艺、连续聚合生产工艺中的一种。
氨纶的生产方法通常分为干法纺丝、湿法纺丝、化学反应纺丝和熔融纺丝。每一种生产方法的工艺和条件,包括使用的药剂都有所区别。本发明所述的干法纺丝通常采用聚醚二醇与二异氰酸酯以1:2的摩尔比在一定的反应温度及时间条件下形成预聚物,预聚物经溶剂溶解后,再加入二胺进行链增长反应,形成嵌段共聚物溶液,再经加入助剂后混合、过滤、脱泡等工序,制成性能均匀一致的纺丝原野。然后用计量泵定量均匀地压入喷丝头,纺丝液从喷丝板毛孔中被挤出形成丝条细流,进入纺丝甬道。甬道中充有热空气或热氮气,使丝条细流中的溶剂迅速挥发,并被空气或氮气带走,丝条浓度不断提高直至凝固。同时,氨纶一般为复丝,在凝固前经过加捻器将其抱合,最后上油,卷成一定的卷装。通常,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干法纺丝,纺丝速度一般为200-600m/min,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达到1200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锐泽化学品有限公司,未经烟台锐泽化学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6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