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舱用换气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7573.1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8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贾志欣;孙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捷祥车辆厢舱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14 | 分类号: | F04D25/14;F04D27/00;F04D29/00;F04D29/70;E06B7/086;H05K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陈雅洁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舱用 换气 装置 及其 组装 方法 | ||
1.一种方舱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安装在方舱舱体上的固定框体(1)和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体(1)一侧的百叶窗框体(2),所述百叶窗框体(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若干竖直排列的百叶窗叶片(3),所述百叶窗叶片(3)的一侧固定有连接片(7),所述连接片(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控制板(8);
推板(9),推板(9)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板(8)固定连接,所述推板(9)用于上下移动所述控制板(8),使上下相邻的所述百叶窗叶片(3)互相贴合或分离;
轴流风机(4),轴流风机(4)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体(1)的内侧;
风机固定板(5),风机固定板(5)用于固定在所述固定框体(1)的另一侧,且所述风机固定板(5)的表面开设有通风孔(14)和移动通道(6),所述通风孔(14)位于所述轴流风机(4)和方舱舱内之间,所述推板(9)穿插于所述移动通道(6)的内侧,且所述推板(9)的另一端固定有遮挡板(10),所述遮挡板(10)用于遮挡所述移动通道(6),所述遮挡板(10)的一侧固定有卡块(13);
第一卡槽(11),第一卡槽(11)开设在所述风机固定板(5)的外侧面,所述卡块(13)卡入所述第一卡槽(11)的内侧用于保持所述控制板(8)的上升位置;
第二卡槽(12),第二卡槽(12)开设在所述风机固定板(5)的外侧面,且所述第二卡槽(12)位于所述第一卡槽(11)的下方,所述卡块(13)卡入与所述第二卡槽(12)的内侧用于保持所述控制板(8)的下降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9)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卡槽(17),所述第三卡槽(17)用于与所述移动通道(6)的内顶侧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叶片(3)的顶端为弯角钩,所述百叶窗叶片(3)的底端为直角钩,上下相邻的两个百叶窗叶片(3)上对应的位于上方的直角钩与位于下方的弯角钩用于相互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舱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直角钩的一侧面贴有第一电磁屏蔽丝网(15),上述弯角钩的一侧面贴有第二电磁屏蔽丝网(16),上述直角钩与上述弯角钩相互贴合时使所述第一电磁屏蔽丝网(15)和所述第二电磁屏蔽丝网(16)相互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道(6)位于所述通风孔(14)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卡槽(11)位于所述移动通道(6)和所述通风孔(1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10)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移动通道(6)的横截面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叶片(3)为铝型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体(1)的另一侧面向上述方舱舱体的舱内。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舱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顶部的所述百叶窗叶片(3)的顶端呈L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任意一项方舱用换气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固定框体(1)固定安装在方舱舱体的通风处;
S2.将轴流风机(4)固定安装在风机固定板(5)的一侧面,使轴流风机(4)的排气通道对准风机固定板(5)上的通风孔(14)即可;
S3.把风机固定板(5)固定安装在固定框体(1)的另一侧;
S4.把装有控制板(8)和百叶窗叶片(3)以及推板(9)的百叶窗框体(2)固定安装在固定框体(1)的一侧,并且在百叶窗叶片(3)的顶底端分别贴上第二电磁屏蔽丝网(16)和第一电磁屏蔽丝网(15),且在固定百叶窗框体(2)之前,将推板(9)从固定框体(1)的一侧通过移动通道(6)抵至固定框体(1)的另一侧;
S5.将遮挡板(10)固定在推板(9)的外端部,并将轴流风机(4)连接外部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捷祥车辆厢舱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捷祥车辆厢舱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75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