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式车载语音交互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1200.0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0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卢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1/043 | 分类号: | H04L51/043;H04L51/046;G10L15/22;G10L15/2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叶新平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车载 语音 交互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主动式车载语音交互方法和系统,有序地对各个车载显示系统的应用消息文件进行分类、排序,获取对应的语音音频并进行主动式的播报,利用声音的全方位传播直接向用户展示应用消息文件的具体内容,不仅有效地避免了因显示界面较窄、信息堆叠严重导致的信息读取困难的问题;通过标准化的语音播报,剔除了不同车辆的图文设计差异以及驾驶员个人素养对车辆驾驶的影响,从而降低了车辆驾驶门槛、提高了车辆的智能化,从而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设置指令反馈模块,有效地获取用户的处理反馈,实现了车载系统与用户的主动式交互,提高了车载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与人性化程度,给予用户优质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式车载语音交互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车载驾驶舱的人机交互主要体现在仪表屏、中控屏、空调屏三个模块的三块屏幕上,但是由于这三个模块在软件控制上和物理位置上均是分散的,因此驾驶员必须要活动身体或转移视线才能够查看仪表屏、中控屏、空调屏等设备的信息。如图1所示,以仪表交互为例,目前多采用图文形式呈现汽车信息,例如在仪表屏幕上以弹窗、屏幕闪烁、蜂鸣器等方式提示驾驶员注意车身异常,并等待驾驶员介入(大部分的车载人机交互属于被动状态,需要用户主动查阅图文信息);仪表中间区域采用卡片堆叠的方式排列应用信息,其中部分卡片还设有子页面。而随着汽车信息化的进步,仪表或其他模组的信息量剧增,导致显示区信息堆叠严重,且由于部分图标相似较高,也容易混淆,使得用户无法筛选出更为重要或更为紧急的有效信息。
另外,虽然现有的新型驾驶舱实现了应用信息的融合,但是其实际交互方式上还是较为分散的,并没有通过信息融合提升驾驶员的驾驶体验。而部分驾驶员受限于自身驾驶经验或者知识结构问题,也无法适应新技术的改善。比如:ADAS辅助驾驶的功能与开启涉及到诸多传感器信息,如果允许开启则在仪表屏幕显示黄色图标,禁止启动则显示灰色图标,但是由于不同车厂标识颜色方法有差别(不同车厂的HMI(人机接口,Human MachineInterface)风格与思路逻辑均不相同),使得不熟悉此类车型的驾驶员在短时间内无法快速适应车辆(例如代驾)。
再者,现有的仪表信息提示过于单调,无法明确告知驾驶员车身状况,还需要驾驶员进一步分析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式车载语音交互方法和系统,解决了现有的车载仪表交互方式应用消息堆叠严重导致的用户难以及时获取重要信息,且由于各车厂的差异性导致的驾驶门槛过高、车辆通用性差(驾驶员适应不同的车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仪表信息提示智能化程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式车载语音交互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各个车载显示系统的应用消息文件,当所述应用消息文件满足即时存储条件时,根据预设优先级条件确定所述应用消息文件的播放顺序并生成优先级列表;
S2.根据所述优先级列表将所述应用消息文件存储到即时消息池中;
S3.依次读取所述即时消息池中置顶的所述应用消息文件,获取对应的语音音频并播放;
S4.播放结束后,将满足轮询存储条件的所述应用消息文件存储到轮询消息池中;
S5.当满足轮询播放条件时,读取并播放所述轮询消息池中置顶的所述应用消息文件。
本基础方案通过设置即时存储条件,对各个车载显示系统的应用消息文件进行针对性的分类,将需要即时处理的应用消息文件存储到即时消息池中,实现了对各个车载显示系统的应用消息文件的统一化处理;通过设置预设优先级条件,对应用消息文件的重要性进行划分,从而能够使得用户及时地获取重要的应用消息文件,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通过建立轮询存储条件,对存储在即时消息池中的应用消息文件的二次细分,降低了即时消息池的存储负载,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通过建立轮询播放条件,实现了对应用消息文件的有序播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12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情绪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复合板材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