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护及止水帷幕穿越旧底板障碍的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0200.4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6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卜继斌;温喜廉;刘三玲;叶家成;朱新鹏;张超洋;申健文;张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珠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9/18;E02D5/34;E02D5/46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李国钊 |
地址: | 510075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护 止水 帷幕 穿越 底板 障碍 构造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护及止水帷幕穿越旧底板障碍的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地下室底板障碍、水泥搅拌咬合排桩、灌注排桩和高压旋喷桩。本发明采用“水泥搅拌‑既有旧地下室底板障碍‑高压旋喷”的方式,形成深搅喷止水帷幕综合体,可以解决常规深基坑支护止水帷幕施工方法无法穿越大厚度旧地下室底板障碍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施工区域周边密集旧建筑,上部不宜直接采用高压旋喷成桩的问题,适应现场复杂的地形工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护及止水帷幕穿越旧底板障碍的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密集建筑群中的旧城改造项目也越来越多。该类型项目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或遇厚度达到1~2米的深厚旧地下室底板,常规施工工艺难以直接穿越旧地下室底板障碍形成灌注桩,也无法直接使用高压旋喷桩机或搅拌桩机穿越旧地下室底板形成止水帷幕。并由于拆迁队伍粗放型施工的历史缘故,地下室顶板、中间楼板等主体构件拆除后,即快速回填杂土,形成深厚的松散杂填土层,以至于旧地下室底板上部土体难以形成泥浆护壁;因大厚度旧底板的缘故,旧地下室底板下部土体易形成承压水水层,也不利于形成泥浆护壁。另外,该类拆迁项目周边常伴有密集旧建筑群,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时,若上部使用高压旋喷施工,土体挤压作用大,则会影响周边旧房屋的基础。
以上特有地下工况不利于新建深基坑成孔灌注桩支护结构的施工,也不利于新建深基坑止水帷幕的施工。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支护及止水帷幕穿越旧底板障碍的构造及施工方法,通过现有施工工艺完成施工,且满足深基坑围护及止水的需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支护及止水帷幕穿越旧底板障碍的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支护及止水帷幕穿越旧底板障碍的构造,包括地下室底板障碍、水泥搅拌咬合排桩、灌注排桩和若干高压旋喷桩;
所述水泥搅拌咬合排桩绕基坑边缘设置,且水泥搅拌咬合排桩的底部向下延伸至旧地下室底板障碍的顶面;
所述灌注排桩绕基坑边缘设置,灌注排桩从地面向下延伸至旧地下室底板障碍的下方,灌注排桩相对水泥搅拌咬合排桩位于基坑的内侧;灌注排桩由若干按等间距排布的灌注桩组成,且各灌注桩均与水泥搅拌咬合排桩咬合连接;
各高压旋喷桩绕基坑边缘设置,且高压旋喷桩位于地下室底板障碍的下方,并封堵各灌注桩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水泥搅拌咬合排桩由若干水泥搅拌桩咬合组成。
进一步地,位于相邻的两灌注桩之间的水泥搅拌桩的桩芯位于该两灌注桩桩芯连线的中垂线上;位于相邻的两灌注桩之间的高压旋喷桩的桩芯位于该两灌注桩桩芯连线的中垂线上。
进一步地,各高压旋喷桩的桩芯位于对应一个水泥搅拌桩的覆盖范围内。
进一步地,灌注桩的孔径为D;水泥搅拌桩的桩芯间距为0.4D;水泥搅拌桩的中心线与灌注排桩的中心线间距为0.5D;高压旋喷桩桩芯与水泥搅拌咬合排桩的中心线的间距为0.3D;所述灌注排桩的孔径D为1000mm~1200mm;水泥搅拌的桩径约为700~800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支护及止水帷幕穿越旧底板障碍的构造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1:绕基坑边缘进行水泥搅拌咬合排桩的施工,水泥搅拌咬合排桩的底部向下施工至旧地下室底板障碍的顶面;
步骤2:绕基坑边缘进行灌注排桩的施工,灌注排桩从地面延伸至旧地下室底板障碍下方的设计深度;灌注排桩相对水泥搅拌咬合排桩位于基坑的内侧,且灌注排桩与水泥搅拌咬合排桩咬合重叠;
步骤3:绕基坑边缘进行高压旋喷桩的施工,高压旋喷桩堵塞旧地下室底板障碍下方的灌注排桩的桩间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珠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珠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02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寿命轴承含氟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矿区换热系统及布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