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碳致裂器及串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4121.0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5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斌;郭宝江;张建如;张风军;尚辉朝;李继红;苗玉杰;赵雪芳;胡军华;霍薇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云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3/04 | 分类号: | F42B3/04;F42B3/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刘闻铎 |
地址: | 054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致裂器 串联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爆破装置技术领域,提出了二氧化碳致裂器及串联方法,包括致裂筒,致裂筒内具有爆破片,爆破片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用于使导线穿过,二氧化碳致裂器还包括密封件,用于填充在第一通孔与导线之间的缝隙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二氧化碳致裂器串联时不能构成一个稳定的串联回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爆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二氧化碳致裂器及串联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致裂器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受热气化膨胀,快速释放高压气体破断岩石或者落煤,克服了以往使用炸药爆破开采时破坏性大及危险性高等缺点,为矿石开采和煤层预裂提供了可靠保证,广泛适用于煤矿和非煤矿山,在一些应用中,需要将多个二氧化碳致裂器串联起来使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串联方式,其中一种是使得二氧化碳致裂器的外壳带电,来实现串联,这种串联方式存在潜在危险,当要爆破的岩壁环境中有干扰电流时,很可能会意外引爆电路,造成危险,除此之外,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串联方式,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6177145U和中国专利文献CN105604550A,记载了一种多个二氧化碳致裂器串联起来应用的方式,应用此种方式时,通过将爆破片与外壳绝缘,能够使得二氧化碳致裂器的外壳不带电,但是需要将两个电极接在爆破片上,爆破片金属板作为电流的回路,爆破片上的电极位置是最薄弱的区域,引爆电路时,爆破片未破裂时,电极位置先发生漏气,不能很好的实现串连的目的,将一根导线留在了筒壁外的设计,当多个二氧化碳致裂器放置在岩壁的钻孔中时,可能会使得导线发生磨损,造成起爆电路被破坏,所以如何串联以及串联的导线如何安置是本领域的技术难题,所以现有技术中的二氧化碳致裂器串联时,由于导线容易磨损,导线不能够合理的安置,没有一个稳定的串联回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二氧化碳致裂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二氧化碳致裂器串联时导线容易磨损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二氧化碳致裂器,包括致裂筒,所述致裂筒内具有爆破片,所述爆破片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使导线穿过,所述二氧化碳致裂器还包括
密封件,用于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导线之间的缝隙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等于3mm。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线为漆包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致裂筒包括
存液管,所述存液管设置有口一与口二,
充装头,设置在所述存液管的口一,所述充装头连接所述导线,
泄能头,设置在所述存液管的口二,所述爆破片设置在所述泄能头与所述存液管之间,所述导线穿过所述存液管与所述泄能头,
激发器,设置在所述存液管内,所述导线与所述激发器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充装头包括
充装头体,用于与所述存液管相连,
绝缘管,大于等于两个,设置在所述充装头体内,
中心电极,设置在所述绝缘管内,与所述导线连接,
正接线柱,设置在所述中心电极的两端,所述导线连接所述激发器与所述正接线柱,
负接线柱,设置在所述中心电极的两端,设置在所述正接线柱旁边,所述导线连接所述激发器与所述负接线柱。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充装头还包括
绝缘垫,设置在所述正接线柱与所述绝缘管之间,和所述负接线柱与所述绝缘管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致裂筒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云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云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4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