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油加工除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6200.2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1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谢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轶 |
主分类号: | C11B3/00 | 分类号: | C11B3/00;B01D29/03;B01D29/64;B01D29/94;B30B9/06;B30B1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30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油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植物油除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植物油加工除杂装置,包括除杂架、上架、滑动架、滑动动力机构、推挤机构、搅动机构、导向架、转动机构和升降动力机构,所述的上架固定连接在除杂架的上端,所述的滑动架滑动连接在除杂架内,滑动架与上架滑动连接,所述的滑动动力机构固定连接在上架的上端,滑动动力机构与滑动架滑动连接,所述的推挤机构连接在滑动架内,所述的搅动机构转动连接在除杂架的下端,所述的导向架滑动连接在除杂架的下端,所述的转动机构转动连接在导向架上,转动机构的上端与搅动机构滑动连接,所述的升降动力机构连接在除杂架上,转动机构和升降动力机构通过螺纹连接,本发明可以将油中的残渣过滤,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油除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植物油加工除杂装置。
背景技术
油料是油脂制取工业的原料,油脂工业通常将含油率高于10%的植物性原料称为油料,油料作物是以榨取油脂为主要用途的一类作物。这类作物主要有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棉籽、蓖麻、苏子、油用亚麻和大麻等。将油料加工成食品油的过程。油料指作为油源的草本及木本植物的种子,如花生、茶籽等。加工过程包括油脂制备、精炼、改质及食品油生产等。副产品饼粕原用作肥料或饲料,现已发展为提取蛋白质,作为食品的原料。某些油料,如大豆在一些地区已转成为提取蛋白质而加工。一般油料是绝大部分油料植物的含油种籽,如大豆、花生、棕仁、茶籽等。油脂制备方法有水代法、压榨法、预榨浸出法、浸出法。普遍采用的是后3种方法。它们的通用工序是预处理,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用油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大,普通的油料加工机器通常只能进行压榨,压榨出的油常含有许多残渣,使用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油加工除杂装置,可以将油中的残渣过滤,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植物油加工除杂装置,包括除杂架、上架、滑动架、滑动动力机构、推挤机构、搅动机构、导向架、转动机构和升降动力机构,所述的上架固定连接在除杂架的上端,所述的滑动架滑动连接在除杂架内,滑动架与上架滑动连接,所述的滑动动力机构固定连接在上架的上端,滑动动力机构与滑动架滑动连接,所述的推挤机构连接在滑动架内,所述的搅动机构转动连接在除杂架的下端,所述的导向架滑动连接在除杂架的下端,所述的转动机构转动连接在导向架上,转动机构的上端与搅动机构滑动连接,所述的升降动力机构连接在除杂架上,转动机构和升降动力机构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的除杂架包括除杂过滤桶、进液管、支撑板、支腿、电机座、底板、安装板、出液管、透气塞和过滤板,除杂过滤桶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中部,支撑板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腿,进液管固定连接在除杂过滤桶上端的前侧,底板固定连接在除杂过滤桶的下端,电机座固定连接在除杂过滤桶下端的前侧,出液管固定连接在除杂过滤桶下端的后侧,安装板固定连接在位于后侧的两个支腿上,过滤板固定连接在除杂过滤桶内,透气塞设置在除杂过滤桶上,透气塞位于底板和过滤板之间;
所述的上架包括上盖板和支板,上盖板固定连接在除杂过滤桶的上端,支板固定连接在上盖板上;
所述的滑动架包括活塞滑板、连接管、连接板、侧板、连接座、限位环和漏孔,连接管滑动连接在上盖板上,连接板固定连接在连接管的上端,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限位环设有两个,两个限位环均固定连接在连接管的下端,漏孔设有多个,多个透孔均设置在两个限位环之间的连接管上,活塞滑板上端面中部凹陷,活塞滑板滑动连接在两个限位环之间的连接管上,活塞滑板与除杂过滤桶滑动连接;
所述的滑动动力机构包括滑动电机、转轮和连动板,滑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板的上端,转轮固定连接在滑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动板的上端转动连接在转轮的偏心位置处,连动板的下端转动连接在连接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轶,未经谢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6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