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即插即用接口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2114.0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4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能蜂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H03K19/0185;H03K17/689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1 | 代理人: | 乔东峰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即插即用 接口 电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插即用接口电路。该即插即用接口电路包括:正负电源电路,用于正供电电压和负供电电压,包括:模块电源,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稳压管,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第一稳压管,运算放大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稳压管;讯号驱动电路,用于产生正驱动电位和负驱动电位,包括:第四电阻器,第五电阻器,第四电容器,第五电容器,第二稳压管,第三稳压管,光电耦合器。本发明涉及的即插即用接口电路,不仅能实现较高电压组件的开通和关断,而且可为低压电路和较高电压电路之间实现电气隔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即插即用接口电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充电电池的回收利用成为国民经济领域里的一个热点。回收利用电池,显然符合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但是电池组的电压一般是数十伏至数百伏的直流电压,出於安全规范,这种电压的电路是不可直接联结的,这就出现了电池包的拆解、检测、重组中,检测中联结和断开电池组的一个技术瓶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插即用的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可快速、可靠、反复地联结和断开较高电压的电路,例如电池组或光伏组串等,降低了检测的成本。本接口电路采用的零件都是市场上成熟的产品,成本不高,但可靠性较高,适於做为工艺装备或智能化的电池管理系统的一部分。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即插即用接口电路。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即插即用接口电路,不仅能实现较高电压组件的开通和关断,而且可为低压电路和较高电压电路之间实现电气隔离。。
本发明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即插即用接口电路,该即插即用接口电路包括:多个目标电路结构,所述多个目标电路结构之间两两串联;其中,目标电路结构包括:金氧半场效晶体管功率组和隔离变换电路;所述金氧半场效晶体管功率组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用于使得与所述目标电路结构相连接的其他电路组件断路;第三场效应管,第四场效应管,用于使得与所述目标电路结构相连接的其他电路组件短路;所述隔离变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一隔离组件,第二隔离组件,其中,第一隔离组件和所述第二隔离组件为集成电路。
可选地,在所述金氧半场效晶体管功率组中,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D极和所述其他电路组件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S极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S极相连。
可选地,在所述金氧半场效晶体管功率组中,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D极和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D极和联结端的正极相连。
可选地,在所述金氧半场效晶体管功率组中,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S极和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S极相连,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D极和联结端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D极和所述其他电路组件的负极相连。
可选地,在所述隔离变换电路中,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一场效应管的G极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隔离组件的9脚相连。
可选地,在所述隔离变换电路中,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二场效应管的G极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隔离组件的10脚相连。
可选地,在所述隔离变换电路中,所述第一隔离组件的1脚与第一场效应管的S极相连,所述第一隔离组件的7脚与第二场效应管的S极相连。
可选地,在所述隔离变换电路中,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四单场效应管的G极相连,所述第三电阻与第二隔离组件的9脚相连。
可选地,在所述隔离变换电路中,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第四场效应管的G极相联,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隔离组件的10脚相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能蜂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能蜂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2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