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的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7794.X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6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刚;洪清富;毛书彦;许宝云;李桂发;邓成智;刘玉;周贤机;沈菲;钱馨;柏丽莉;马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4;H01M10/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韩聪 |
地址: | 313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自行车 电池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的修复方法,属于蓄电池修复技术领域。所述修复方法包括:(1)对市场退回的电动自行车电池进行筛选;(2)取符合要求的电动自行车电池内的单体电池,取下安全阀,往电池内部加入电解液,再将电池置于真空度为0.06MPa~0.08MPa的环境下,按照电池额定容量以0.5C~1C安培电流进行放电;(3)放电完成后,保持真空环境对电池进行充电。本发明通过在电池内加入富余的稀硫酸溶液,利用真空度降低电解液的沸点,通过水的蒸发热快速带走热量,实现快速充放电的同时不会出现因电池内部温度过高导致壳体损坏的情况;处理过的电池的低温性能明显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可以达到380次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电池属于动力电池范畴,至今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在2.5亿辆以上,电动自行车电池已经成为铅酸电池最主要的应用之一。
电动自行车电池生产厂家一般对用户提供15个月的质保期,早期退回的电池主要是电池制作的原因,如极板毛刺/铅膏凸起/端子虚焊引起的连接件损坏,这些电池在退回的电池组中很容易查找电池退返的原因。还有一部分电池,解剖后极板和隔板外观良好,没有发现明显的制作缺陷,但电池的放电时间明显缩短,用常规的处理方法电池的容量不能恢复。
出现上述现象的电池用户一般是每天骑行的距离很短,并且每天充电,结果在使用两三个月后电池的骑行距离明显缩短,退回的电池开路电压基本一致,在12V以上,放电时间在84分钟以下,用常规的充放电方式电池的容量不能恢复,电池只能做报废处理。
分析电池失效原因:电动自行车电池用的板栅合金主要以铅钙锡铝合金为主,此合金容易造成早期容量衰减,虽然通过锡含量的调整可以适度提高电池的深循环寿命,但铅钙合金易形成晶间腐蚀,同时抗蠕变的性能差。
公开号为101093904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蓄电池非正常容量损失的恢复方法,主要按以下操作步骤进行:将蓄电池连接在充放电机上;将蓄电池以3A~5A的电流放电至0V,继续以3A~5A的电流恒流反充电60min~120min;蓄电池反充电后马上以5A限流,14.6V/只限压恒压充电,恒压充电至电流小于0.3A时止。通过对阀控蓄电池过放电,即反充电,使蓄电池内部产生高温,再在高温下对蓄电池充电,从而使腐蚀层高阻在高温下因溶解度加大再通过充电而强制使其转化为活性物质,从而使蓄电池容量得以恢复。
但是实践证明,上述恢复方法在放电时和反充电时,电池内部的温度急剧升高,造成在处理电池时电池壳体因温度升高损坏,同样因为温度升高造成电池有机膨胀剂溶解析出,影响电池的低温性能,在这些条件下,形成的正极活性物结构不稳定,处理过的蓄电池在经过几次充放电之后,电池容量又快速的衰减了,不能保证电池寿命。
为了减少企业的损失,提供一种快速恢复蓄电池容量的方法使电池寿命性能不受影响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的修复方法,将市场退回的电池经过简单的充放电后使容量恢复到出厂标准,且电池寿命性能不会受到影响,既满足了用户的要求,又减少了企业的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的修复方法,所述电动自行车电池包含若干个单体电池,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市场退回的电动自行车电池进行筛选,仅选择所有单体电池开路电压均大于12V且开路电压差值在100mV以内的电动自行车电池作为处理对象;
(2)取符合要求的电动自行车电池内的单体电池,取下安全阀,往电池内部加入电解液,再将电池置于真空度为0.06MPa~0.08MPa的环境下,按照电池额定容量以0.5C~1C安培电流进行放电;
(3)放电完成后,保持真空环境对电池进行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77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