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自带的太阳能电力补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7345.5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1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岳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市技师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8/00 | 分类号: | B60L8/00;B62D35/00;H02J7/35;H02S30/20;H02S40/10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3 | 代理人: | 张雯 |
地址: | 255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动汽车 太阳能 电力 补充 装置 | ||
1.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自带的太阳能电力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导流罩(1)、导轨(2)和柔性太阳能电池板(6),前端导流罩(1)纵向设置,前端导流罩(1)内侧两端垂直连接两条横向设置的导轨(2)一端部,前端导流罩(1)内腔设有拉动柔性太阳能电池板(6)直至展开的转动牵拉机构,两条导轨(2)另一端部连接卷收柔性太阳能电池板(6)的存储机构,所述转动牵拉机构和存储机构的输出端均为双向输出;
柔性太阳能电池板(6)纵向一侧边通过两组牵引绳(5)连接转动牵拉机构输出端,两条导轨(2)相对的内端面分别设有容许牵引绳(5)穿过的导向槽,导向槽垂直连通前端导流罩(1)内腔;
所述的存储机构的上部设有清洗机构,清洗机构包括导辊(8)和毛刷(9),导辊(8)水平布置,且其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个导轨(2)内部,柔性太阳能电池板(6)拉出后下端面与导辊(8)接触,导辊(8)上方一侧设有水平布置的毛刷(9),毛刷(9)两端部同样穿设至导轨(2)内部,柔性太阳能电池板(6)拉出或卷收时,柔性太阳能电池板(6)上端面与毛刷(9)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自带的太阳能电力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导流罩(1)内侧端面内凹有前端槽(101),前端槽(101)纵向两端部一侧分别设有一卷线腔(105),前端槽(101)与卷线腔(105)设有容许所述牵引绳(5)穿过的导线孔(104),前端导流罩(1)内腔中部设有转动牵拉机构,转动牵拉机构的双向输出端分别插入卷线腔(105)内,并连接所述牵引绳(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自带的太阳能电力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牵拉机构包括双输出轴电机Ⅰ(103)和卷线杆(1031),双输出轴电机Ⅰ(10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两段卷线杆(1031)一端,两段卷线杆(1031)另一端连接牵引绳(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自带的太阳能电力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储机构包括存储箱(3)、中心辊(601)、传动机构和驱动装置,存储箱(3)开口朝上,中心辊(601)纵向安装在存储箱(3)内,且中心辊(601)的两端部转动连接在两侧的导轨(2)中,中心辊(601)上绕有柔性太阳能电池板(6),且柔性太阳能电池板(6)纵向另一侧边固定连接中心辊(601),中心辊(601)两端部通过传动机构连接驱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自带的太阳能电力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为同步传动机构,包括驱动齿轮(701)、从动齿轮(6011)和同步带(10);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双输出轴电机Ⅱ(7),驱动齿轮(701)安装在双输出轴电机Ⅱ(7)输出端,并通过同步带(10)连接从动齿轮(6011),从动齿轮(6011)安装在所述中心辊(601)的两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自带的太阳能电力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存储箱(3)底部贯通连接有排水孔Ⅱ(302),排水孔Ⅱ(302)开口位于车辆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自带的太阳能电力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2)内侧端面内凹有侧端槽(201),导轨(2)底面与车顶之间设有若干个下端排水开口(203),侧端槽(201)底面内凹有集水槽(204),集水槽(204)下方贯通连接有排水孔Ⅰ(2041),排水孔Ⅰ(2041)出口位于导轨(2)外侧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市技师学院,未经淄博市技师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734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贯穿孔圈板模压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相变球体制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