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靶向线粒体预防癌症发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5643.6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0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范理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8/06 | 分类号: | A61K38/06;A61P35/00;A61K31/5685;A61K31/4045;A61K33/04;A61K31/385;A61K31/122;A61K35/745;A61K31/57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靶向 线粒体 预防 癌症 发生 药物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靶向线粒体预防癌症发生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孕烯醇酮、褪黑素、硒、硫辛酸、还原型谷胱甘肽、辅酶Q10和双歧杆菌,以及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作为一种线粒体能量药物,通过对机体线粒体的全面建设,保证线粒体功能的多靶点修复,从而实现其对癌细胞产生之前或同时的干预作用,抑制癌细胞生长,预防癌症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能够提高机体线粒体功能,抑制由于机体线粒体活性降低导致的癌细胞产生,预防癌症发生。
背景技术
作为机体必需的细胞器之一,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古老而且重要、复杂而且精细的细胞器。线粒体古老的共生起源、独特的双层膜嵴结构、半自主的自我复制能力,赋予了线粒体重要多样的功能。对机体而言,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生物氧化和能量合成的最终场所,是人体活动消耗能量的根本来源。
随着对线粒体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线粒体不仅仅是细胞的“能量动力工厂”,还涉及参与细胞信号转导、氧化还原平衡、钙水平调节、细胞分化衰老和死亡等许多生理病理过程。因此,多种机体疾病包括神经肌肉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的发生发展,均涉及线粒体功能受损。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自然环境污染,各种应激事件,不良作息方式,饮食不健康且没有规律,过大生活工作压力等多种外界与自身等因素导致多种系统功能紊乱受损,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也不可避免受到损伤,以机体最需要能量供应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最为显著,常常引发机体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胸闷气急、心律失常、乏力、体质下降、易感冒等多种系统症状,更进一步导致癌症的发生发展。因此,恢复受损线粒体功能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人体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个体,医学观念转变势在必行,而整体医学观的提出,是一个必然且必须的事实。基于整体医学观和线粒体广泛重要的功能,立足聚焦线粒体,致力于重建恢复线粒体功能,能够恢复人体整体内环境稳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整体的内分泌调节,治疗、预防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发展。
目前关于线粒体功能修复的相关药物报道很多,有研究表明,孕烯醇酮(PRE)、脱氢表雄酮(DHEA)、甲状腺激素(TH)、褪黑素(MLT)、硒(Se)、硫辛酸(L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辅酶Q10、酪氨酸(Tyr)、皮质醇(cortisol)、肾上腺素(A)等药物与线粒体功能关系紧密,对恢复线粒体功能起重要作用。然而,对于这些药物的具体效果报道,也主要限于抗氧化作用或补偿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其更深层次的作用机理尚未明朗。同时,关于药物之间协同作用的研究也较少,没有证据证明这些药物能够联合使用,关于这些药物联合使用是否可以提高线粒体的融合效率,提高线粒体的抗突变能力,并提高线粒体的活性,更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线粒体功能的恢复也被称为线粒体建设,包括细胞内环境及细胞外环境的建设。细胞外环境建设包括了机体大的内环境,需要清除重金属、环境污染,即中医理论中扶正祛邪的祛邪;细胞内环境建设则是建立在外环境建设的基础上,并且给予线粒体产能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从而恢复线粒体功能,促进细胞、人体自愈,即中医理论中扶正祛邪的扶正。
线粒体的全面建设绝不是依靠单一营养素就可以实现的,也不是简单的几种营养素的任意组合就能够恢复线粒体功能。正如中药中的君臣佐使,正确筛选出适合的线粒体功能修复药物进行组合,充分利用药物与药物间的协同作用、互补作用,使其联合使用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实现恢复线粒体功能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靶向线粒体预防癌症发生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作为一种线粒体能量药物,具有良好的恢复并提高线粒体功能作用,且安全可靠,便于应用推广。
提供所述药物组合物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抑制癌细胞产生、预防癌症发生方面的应用,是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5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