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梯调度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8889.0 | 申请日: | 2020-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8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28 | 分类号: | B66B1/28;B66B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专卓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4 | 代理人: | 彭锐 |
地址: | 40004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分析 电梯 调度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每部电梯内部设置人员计数装置、计时装置和开关门监控装置;所述人员计数装置采集每楼层进入和离开轿厢的人流量;所述计时装置采集所述每部电梯在楼层间的运行时间、人员进入和离开所述轿厢花费的时间以及在楼层间的运行时间;所述开关门监控装置采集开关门次数和时间;
按预设周期采集所述每部电梯运行方向、开关门次数和时间、在楼层间的运行时间、每层进入和离开所述轿厢的人流量、人员进入和离开所述轿厢花费的时间以及在楼层间运行的能耗,得到运行数据集,对所述运行数据集进行标准化和一致化,形成基础数据库,通过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获取运行方向规律、进入和离开轿厢的人流量规律以及始发楼层和目标楼层规律;
根据所述运行方向规律和所述进入轿厢的人流量规律,以24小时为周期,以小时为单位划分时间区间,每个所述时间区间对应一种运行模式,采取一种调度方法;
根据所述进入轿厢的人流量规律,通过数据关联分析预测所述每部电梯的初始楼层,将所述每部电梯停靠在所述初始楼层;
当乘客发出请求时,根据所处时间区间确定运行模式,将候梯时间、运行时间、能耗和拥挤度作为评价指标,设置权重系数,采取线性加权算法,构造评价度函数,确定评价度最高的电梯为被调用电梯,包括:
所述评价度函数公式为:
其中,γ1、γ2、γ3、γ4为权重系数,满足0≤γi≤1(i=1,2,3,4),不同运行模式设置不同的权重系数,体现对评价指标的不同侧重;
TW(i)为电梯i的候梯时间函数,即电梯由初始楼层至发送请求楼层的时间,其公式为:
其中,fst(i)表示电梯i的起始楼层数,fcm表示乘客发送请求时所在楼层数,tf表示电梯在每层楼间的平均运行时间,ρin(j)和ρout(j)分别表示第j层进入和离开所述轿厢的人流量,tp表示单人进入或离所述开轿厢平均花费的时间;
TR(i)为电梯i的运行时间函数,即乘客进入所述轿厢后由始发楼层到达目的楼层的时间,其公式为:
其中,fob(i)表示请求电梯i的乘客的目标楼层数,ρin(j)和ρout(j)分别表示第j层进入和离开所述轿厢的人流量,tp表示单人进入或离开所述轿厢平均花费的时间;
C(i)为电梯i的拥挤度函数:
其中,Ncm(i)表示电梯i到达请求层时所述轿厢中的乘客数,Np(i)表示电梯i的额定载客数;
E(i)为电梯i的能耗函数,其公式为:
其中,er(i)表示电梯i运行一层所产生的平均能耗,es(i)表示电梯i停止一次所产生的平均能耗,pst(j)和pob(j)分别表示乘客以j层为始发楼层和目标楼层的概率;
所述被调用电梯工作时,实时采集数据,更新所述基础数据库,并根据所述基础数据库,重新设置所述每部电梯的初始楼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计数装置包括重力感应装置和/或视频监控装置;
所述重力感应装置采集乘客进入和离开所述轿厢的重量数据,能过线性变换转化为人流量数据;
所述视频监控装置采集乘客进入和离开所述轿厢的图像数据,通过目标识别算法,转化为人流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预设周期采集所述每部电梯运行方向、开关门次数和时间、在楼层间的运行时间、每层进入和离开所述轿厢的人流量、人员进入和离开所述轿厢花费的时间以及在楼层间运行的能耗,得到运行数据集,包括:
从所述每部电梯的历史运行数据中读取运行方向、开关门次数和时间、在楼层间的运行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88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氮压裂工艺方法
- 下一篇:用于洗衣机的自动投放控制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