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泵送管的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5708.0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1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军鹏;赵清;裘力;裘晨晓;李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0 | 分类号: | F16L5/00;F16L55/035;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兴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泵 固定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泵送管的固定结构,涉及混凝土输送的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建筑楼板上且卡接在洞口的基板、移动设置在基板上且同轴套设在泵送管上并呈圆环状的容纳箱、设置在容纳箱的内环与泵送管外壁之间抵紧的抵紧组件、至少三个沿容纳箱的周向设置在基板上且与容纳箱的外壁抵紧的阻尼件,阻尼件具有弹性回复力,容纳箱内盛有水。本发明通过抵紧组件传递到容纳箱,容纳箱内的水吸收动能,在水吸收动能之后容纳箱在基板上移动,并在阻尼件的作用下将剩余的震动能量吸收,从而减小了泵送管的震动,且通过柔性减震的方式化解震动,对泵送管的作用力较小,使得泵送管不易形变,延长了泵送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输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泵送管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领域,混凝土泵送使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现如今,超高层建筑施工越来越普遍,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混凝土泵送过程中使用的泵送管所承载的压力也越来越高。尽管一些超高压泵送管能够完成混凝土泵送的任务,但是在泵送过程中,泵送管常常面临振动、松动的问题。由于在超高层建筑里,核心筒中每一楼层上均会开设一个300×300mm 的方孔。因此,现有的超高压泵送管通常是穿过该方孔延伸至建筑的顶层进行搭设。采用上述的搭设方式,尽管可以顺利完成泵送管的搭设工作,但是处于方孔中的泵送管与方孔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在实际泵送时,泵送管会因缺少支撑物而在方孔中产生振动,给混凝土泵送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风险。
公开号为CN208735018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泵送管的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混凝土泵送管,其中所述泵送管穿过建筑物核心筒中的方孔,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泵送管侧面的支架,所述支架一端固定在所述方孔的边缘、另一端与所述泵送管相抵;所述支架包括一支座、调节杆和顶板,所述支座与所述方孔的边缘连接,所述顶板抵触在所述泵送管上,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座连接;所述调节杆用于调节所述支座与所述顶板之间的间距。通过多个能够对泵送管施加压力的支架,从而可以使泵送管与方孔之间保持相对固定,减轻了泵送管在泵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现象,降低了泵送施工中因泵送管振动而产生的安全风险。
上述中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泵送管、支架、建筑物三者之间刚性固定,而泵车在提供动力时,会有较大的震动,若刚性固定,则泵送管会受到支架的相对作用力,从而容易造成泵送管的形变甚至弯曲损坏,导致泵送管的通道截面减小,混凝土输送阻力增大,使得泵送管震动幅度更加大,影响泵送管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泵送管的固定结构,减小了泵送管的震动,且通过柔性减震的方式化解震动,对泵送管的作用力较小,使得泵送管不易形变,延长了泵送管的使用寿命,从而使得泵送管能够正常使用。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泵送管的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建筑楼板上且卡接在洞口的基板、移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同轴套设在泵送管上并呈圆环状的容纳箱、设置在所述容纳箱的内环与泵送管外壁之间抵紧的抵紧组件、至少三个沿所述容纳箱的周向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与所述容纳箱的外壁抵紧的阻尼件,所述阻尼件具有弹性回复力,所述容纳箱内盛有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泵送管震动产生的力通过抵紧组件传递到容纳箱,容纳箱内盛有水,水可吸收较多的动能,在水吸收动能之后容纳箱在基板上移动,并在阻尼件的作用下将剩余的震动能量吸收,当阻尼件释放时再次经过盛水的容纳箱,此时几乎将初始泵送管的动能消除,从而减小了泵送管的震动,且通过柔性减震的方式化解震动,对泵送管的作用力较小,使得泵送管不易形变,延长了泵送管的使用寿命,从而使得泵送管能够正常使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阻尼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基板上且一端密封的套管、一端密封滑移在所述套管内且另一端抵紧所述容纳箱外壁的抵紧杆;所述套管内腔充有空气,且所述套管靠近其内腔底部的侧壁设置有可密封的充放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57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