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熊胆滴丸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4891.1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2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利;穆竟伟;王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20 | 分类号: | A61K9/20;A61K35/413;A61P31/16;A61P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赵芳蕾 |
地址: | 201401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熊胆 制备 抗病毒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熊胆滴丸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通过对熊胆滴丸对小鼠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影响的动物实验,申请人意外地发现,熊胆滴丸可延长动物的生存时间,提高动物的生存率,降低肺指数、减少肺病变率,由此揭示了熊胆滴丸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熊胆滴丸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熊胆,由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干燥胆囊胆汁得到,具有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其主要成分是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熊胆是四大名贵动物药之一,有2000余年的入药历史,有大量的处方都含有熊胆成分。
目前现有的熊胆粉的剂型为熊胆胶囊,被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3册》。现有一般加工成普通胶囊剂使用,生物利用度低,临床需要一种高效、方便的剂型,改成滴丸具有服用方便、疗效迅速等特点。
本发明的申请人已于2004年向专利局提交了发明名称为“一种熊胆滴丸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0410040574.8、申请公布号CN1742750A)”的发明专利申请,该发明专利申请的内容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申请中,并与2006年3月8日公开。
上述发明专利申请200410040574.8中,提供了熊胆滴丸及其制备方法,将熊胆粉加入已熔融的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4000等基质中,搅匀,滴制成滴丸,沥尽冷却,即得。目前,有关于熊胆滴丸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本申请所提供的就是该种熊胆滴丸在抗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熊胆滴丸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熊胆滴丸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
进一步的,所述熊胆滴丸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的,将熊胆粉加入已熔融的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4000基质中,搅匀,滴制成滴丸,沥尽冷却剂,即得。
进一步的,所用的基质包括但不限于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硬脂酸钠、明胶。
进一步的,所用的冷却剂包括但不限于液体石蜡、植物油、二甲基硅油。
进一步的,所述熊胆滴丸的主要成分和质量控制如下,每粒熊胆滴丸以牛磺熊去氧胆酸计算,不得少于2.0m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对熊胆滴丸进行了抗病毒药效活性的研究,进行了熊胆滴丸对甲型流感病毒致小鼠感染模型的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甲型流感病毒诱导小鼠家兔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是公认的导致感染及死亡的很强的外源性病原体之一,它能够使机体多个器官产生感染,尤其是肺部产生严重的炎症,甚至引起动物死亡。此外,利巴韦林为抗病毒药,是广谱强效的抗病毒药,属合成核苷类药物,对许多DNA和RNA病毒有抑制作用。申请人以利巴韦林作为阳性药。
通过对熊胆滴丸对小鼠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影响的动物实验,申请人意外地发现,熊胆滴丸可延长动物的生存时间,提高动物的生存率,降低肺指数、减少肺病变率,由此揭示了熊胆滴丸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熊胆滴丸对甲型流感病毒致小鼠感染模型动物生存率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熊胆滴丸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48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难溶性药物在水中分散的方法
- 下一篇:远程定位物流密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