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转速蜗轮蜗杆减速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2912.6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7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高波;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优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H02K7/00;F16H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0 | 代理人: | 姚作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速 蜗轮 蜗杆 减速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转速蜗轮蜗杆减速电机,其电机轴的一端伸入减速箱中并过盈插接在减速箱内设置的含油粉末冶金滑动轴承的内圈中,含油粉末冶金滑动轴承固定在减速箱的壳体上,位于减速箱内的电机轴上设有一空心蜗杆,空心蜗杆通过一圆柱销固定在电机轴上,减速箱中设有一塑料蜗轮组件,塑料蜗轮组件包括一塑料蜗轮和设在塑料蜗轮上的输出轴且输出轴伸出减速箱外,塑料蜗轮外周上设有塑料齿轮,空心蜗杆上设有与塑料齿轮啮合连接的旋转外齿,塑料蜗轮和空心蜗杆在在减速箱内配合安装,电机轴的尾端以D型轴形式固定在所述直流电机主体的壳体上。该高转速蜗轮蜗杆减速电机采用蜗轮蜗杆传动,蜗轮蜗杆的强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传动噪音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转速蜗轮蜗杆减速电机。
背景技术
直流电机广泛用于家用碾米机、家用垃圾处理器等家用电器设备中,现有的家用碾米机中的直流电机的结构为伞齿减速结构,由于伞齿轮传动的减速结构在高转速的情况下,齿轮噪音大,无法达到家用电器对噪音的控制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机噪音小、成本低的高转速蜗轮蜗杆减速电机,该高转速蜗轮蜗杆减速电机采用蜗轮蜗杆传动,蜗轮用POM材料成型,蜗轮蜗杆的齿轮模数采用2模数,传动噪音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转速蜗轮蜗杆减速电机,包括直流电机主体与所述直流电机主体连接的减速箱,所述直流电机主体内设有一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一端伸入所述减速箱中并过盈插接在所述减速箱内设置的含油粉末冶金滑动轴承的内圈中,所述含油粉末冶金滑动轴承固定在所述减速箱的壳体上,位于所述减速箱内的所述电机轴上设有一空心蜗杆,所述空心蜗杆通过一圆柱销固定在所述电机轴上,所述减速箱中设有一塑料蜗轮组件,所述塑料蜗轮组件包括一塑料蜗轮和设在所述塑料蜗轮上的输出轴且所述输出轴伸出所述减速箱外,所述塑料蜗轮外周上设有塑料齿轮,所述空心蜗杆上设有与所述塑料齿轮啮合连接的旋转外齿,所述塑料蜗轮和所述空心蜗杆在所述减速箱内配合安装,所述电机轴的另一端端以D型轴形式固定在所述直流电机主体的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电机主体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电机轴的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所述电机轴的一端过盈插接在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中,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在所述直流电机主体的壳体上,所述电机轴的另一端过盈插接在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中,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在所述直流电机主体的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箱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输出轴的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三轴承及第四轴承,所述输出轴的一端过盈插接在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中,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固定在所述减速箱的壳体上,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过盈插接在所述第四轴承的内圈中并伸出所述减速箱外,所述第四轴承的外圈固定在所述减速箱的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上依此套设第一轴用弹性挡圈、第二轴用弹性挡圈及第三轴用弹性挡圈,所述第一轴用弹性挡圈和第二轴用弹性挡圈均设置在所述减速箱内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三轴用弹性挡圈设置在所述减速箱的壳体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上依此设有与所述第一轴用弹性挡圈配合的第一环状凹槽、与所述第二轴用弹性挡圈配合的第二环状凹槽及与所述第三轴用弹性挡圈配合的第三环状凹槽,所述第一弹性挡圈套设在所述第一环状凹槽内,所述第二弹性挡圈套设在所述第二环状凹槽内,所述第三弹性挡圈套设在所述第三环状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挡圈的内圈与所述第一环状凹槽的内表面贴合,所述第一弹性挡圈的外边缘延伸出所述输出轴的外周边,所述第二弹性挡圈的内圈与所述第二环状凹槽的内表面贴合,所述第二弹性挡圈的外边缘延伸出所述输出轴的外周边,所述第三弹性挡圈的内圈与所述第三环状凹槽的内表面贴合,所述第三弹性挡圈的外边缘延伸出所述输出轴的外周边。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减速箱外的输出轴上还设有一传动圆柱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优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优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29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芯片堆叠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瓿瓶头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