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动用AGM铅酸蓄电池极群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4772.5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3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曹云鹏;李晨旗;王杰;张尧;孙言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凌云蓄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14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2130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极 负极 负极汇流排 正极汇流排 负极板 正极 正极板 本实用新型 极群 铅酸蓄电池极群 垂直连接块 体积比能量 正极板极耳 蓄电池 底部平齐 工作空间 蓄电池槽 重复排列 焊机 起动 板极 穿壁 焊头 极板 内腔 悬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动用AGM铅酸蓄电池极群,包括负极板、AGM隔板、正极板、正极汇流排、负极汇流排、正极偏极耳和负极偏极耳,从极群前侧以负极板、AGM隔板、正极板和AGM隔板的顺序依次重复排列,最终使极群前后两侧的极板均为负极板;正极板极耳的上部连接有正极汇流排,负极板极耳的上部连接有负极汇流排;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通过垂直连接块与正极偏极耳和负极偏极耳连接,正极偏极耳和负极偏极耳的底部与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的底部平齐。本实用新型中正极偏极耳和负极偏极耳的底部悬空,为穿壁焊机焊头提供了工作空间;在蓄电池槽内腔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提高了负极板、AGM隔板和正极板的高度,相应蓄电池体积比能量得到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动用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动用AGM铅酸蓄电池极群。
背景技术:
起动用AGM铅酸蓄电池由蓄电池槽、极群、电解液和安全阀组成。一般情况下,起动用AGM铅酸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为12V,每只蓄电池中必须包含6组相互独立的极群。为降低蓄电池的内阻,现有的起动用蓄电池均采用了穿壁焊工艺进行极群焊接。
由于起动用AGM铅酸蓄电池内的电解液是吸附在AGM隔板、正极板和负极板中,因此AGM隔板、正极板和负极板的外形尺寸决定蓄电池的容量大小,近而决定蓄电池的体积比能量水平。现有的起动用蓄电池极群,偏极耳要么直接连接在汇流排端面的上部、要么通过水平连接块与汇流排相连接。为保证穿壁焊工艺的实施,穿壁焊点与汇流排或水平连接块上表面之间必须预留穿壁焊机焊头工作的距离,故偏极耳的高度较高,在蓄电池槽内腔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极群中AGM隔板、正极板和负极板的高度较小,从而导致蓄电池体积比能量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起动用AGM铅酸蓄电池极群,从而提高蓄电池体积比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一种起动用AGM铅酸蓄电池极群,包括负极板、AGM隔板、正极板、正极板极耳、负极板极耳、正极汇流排、负极汇流排、正极偏极耳和负极偏极耳,从极群前侧以负极板、AGM隔板、正极板和AGM隔板的顺序依次重复排列,最终使极群前后两侧的极板均为负极板;正极板极耳和负极板极耳位于极群的上部,正极板极耳的上部连接有正极汇流排,负极板极耳的上部连接有负极汇流排;正极汇流排的后侧通过第一垂直连接块与正极偏极耳连接,正极偏极耳的底部与正极汇流排的底部平齐;负极汇流排的前侧通过第二垂直连接块与负极偏极耳连接,负极偏极耳的底部与负极汇流排的底部平齐;所述第一垂直连接块和第二垂直连接块具有导电的作用;所述负极偏极耳和正极偏极耳分别位于极群前后两侧负极板的外侧。
所述正极板、正极板极耳、正极汇流排、第一垂直连接块和正极偏极耳通过铸焊一次成型,构成极群的正极;负极板、负极板极耳、负极汇流排、第二垂直连接块和负极偏极耳通过铸焊一次成型,构成极群的负极。
所述正极汇流排、第一垂直连接块和正极偏极耳分别与负极汇流排、第二垂直连接块和负极偏极耳成中心对称分布。
所述正极汇流排、第一垂直连接块、正极偏极耳、负极汇流排、第二垂直连接块、负极偏极耳的厚度均为5mm~9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负极偏极耳和正极偏极耳分别位于极群前后两侧负极板的外侧,使正极偏极耳和负极偏极耳的底部悬空,为穿壁焊机焊头提供了工作空间。
2、与现有的偏极耳直接连接在汇流排端面的上部不同,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垂直连接块和第二垂直连接块使正极偏极耳和负极偏极耳的底部与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的底部平齐,这样在蓄电池槽内腔高度一定的情况下,降低了正极偏极耳和负极偏极耳的高度,提高了负极板、AGM隔板和正极板的高度,从而提高了蓄电池的容量,相应的蓄电池体积比能量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起动用AGM铅酸蓄电池极群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凌云蓄电池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凌云蓄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47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柱形电池串联连接的多触点导电片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盖板引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