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截面梁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8880.3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5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郝际平;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04 | 分类号: | E04C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截面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截面梁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槽钢、第二槽钢、第一H型钢梁及第二H型钢梁;第一槽钢的一端位于第一H型钢梁的一侧,第一槽钢的另一端位于第二H型钢梁的一侧,第二槽钢的一端位于第一H型钢梁的另一侧,第二槽钢的另一端位于第二H型钢梁的另一侧;第一H型钢梁与第二H型钢梁之间,沿第一H型钢梁至第二H型钢梁的方向,第一槽钢横截面的尺寸逐渐增大,第二槽钢横截面的尺寸逐渐增大,且第一槽钢与第二槽钢之间设置有垫板,垫板位于第一H型钢梁与第二H型钢梁之间;该结构能够避免材料的浪费,同时采用装配式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设计领域,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变截面梁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梁的固定安装时,大多采用焊接的方式,安全性较差,并且施工周期长,同时现在设计中所使用的梁一般都是等截面梁,在远离柱端的地方一般弯矩较小,若仍然使用较高的梁截面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在一些大跨度的空间中这种现象尤其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变截面梁的连接结构,该结构能够避免材料的浪费,同时采用装配式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截面梁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槽钢、第二槽钢、第一H型钢梁及第二H型钢梁;
第一槽钢的一端位于第一H型钢梁的一侧,第一槽钢的另一端位于第二H型钢梁的一侧,第二槽钢的一端位于第一H型钢梁的另一侧,第二槽钢的另一端位于第二H型钢梁的另一侧;
第一H型钢梁与第二H型钢梁之间,沿第一H型钢梁至第二H型钢梁的方向,第一槽钢横截面的尺寸逐渐增大,第二槽钢横截面的尺寸逐渐增大,且第一槽钢与第二槽钢之间设置有垫板,垫板位于第一H型钢梁与第二H型钢梁之间;第一槽钢与第一H型钢梁之间、第二槽钢与第一H型钢梁之间、第一槽钢与第二H型钢梁之间、第二槽钢与第二H型钢梁之间以及第一槽钢与第二槽钢及垫板之间均通过螺栓相连接;
第一H型钢梁横截面的尺寸小于第二H型钢梁横截面的尺寸。
第一槽钢中部的直角梯形结构,第二槽钢的中部为直角梯形结构,且第一槽钢的上翼缘与第二槽钢的上翼缘相齐平,第一槽钢的下翼缘与第二槽钢的下翼缘相齐平。
第一槽钢的中部为等腰梯形结构,第二槽钢的中部为等腰梯形结构,其中,第一槽钢的上翼缘与第二槽钢的上翼缘相齐平,第一槽钢的下翼缘与第二槽钢的下翼缘相齐平。
第二H型钢梁的上翼缘与下翼缘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劲板;第一槽钢的上翼缘与下翼缘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劲板;
第二槽钢的上翼缘与下翼缘之间设置有第三加劲板。
第一H型钢梁的上翼缘与第一槽钢的上翼缘及第二槽钢的上翼缘之间、第一H型钢梁的下翼缘与第一槽钢的下翼缘及第二槽钢的下翼缘之间、第一H型钢梁的腹板与第一槽钢的腹板及第二槽钢的腹板之间、第一槽钢与第二槽钢及垫板之间、第二H型钢梁的上翼缘与第一槽钢的上翼缘及第二槽钢的上翼缘之间、第二H型钢梁的下翼缘与第一槽钢的下翼缘及第二槽钢的下翼缘之间以及第二H型钢梁的腹板与第一槽钢的腹板及第二槽钢的腹板之间均通过螺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截面梁的连接结构在具体操作时,第一H型钢梁与第二H型钢梁之间通过第一槽钢及第二槽钢相连接,且第一槽钢中部各位置处的横截面尺寸不同,第二槽钢中部各位置处的横截面尺寸不同,即采用变截面的方式,以减轻结构的自身重量,同时满足承载力的要求,避免材料的浪费,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各部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即采用装配式结构,施工周期短,能够有效的提高现场施工的安全性,同时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对构件的不利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88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堵耐磨型滴灌带
- 下一篇:一种新型英语教育用单词教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