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推潜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8760.1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3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任勇;肖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G8/08 | 分类号: | B63G8/08 |
代理公司: | 11463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青 |
地址: | 1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进器 艇身 侧推 本实用新型 机械效率 无轴泵 潜水 遮挡 背离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推潜航器,涉及潜水的技术领域,实用新型提供的侧推潜航器包括:艇身、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第一推进器连接在艇身的一侧,第二推进器连接在艇身背离第一推进器的一侧,并且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均采用无轴泵喷推进器,解决了艇身遮挡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动力性能和机械效率,并且可以实现艇身灵活转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侧推潜航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潜水器(潜艇)通常在潜艇尾部设置驱动叶轮,通常采用电动机驱动叶轮旋转,从而产生向潜艇后方流动的水流,进而反向推进潜艇行进。传统的潜水器(潜艇)通常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叶轮将水由前向后引导,但叶轮前方被潜水器遮挡,由此导致叶轮进水侧水量供应不足,推进力度降低,机械效率较低。
2.叶轮旋转时受转动惯量影响,叶轮对潜水器产生了与叶轮旋转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易造成潜水器旋转;
3.潜艇需要通过侧翼和尾翼进行转向,灵活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推潜航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潜水器机械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实用新型提供的侧推潜航器,包括:艇身、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所述第一推进器连接在所述艇身的一侧,所述第二推进器连接在所述艇身背离所述第一推进器的一侧。
结合第一方面,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推进器和所述第二推进器均采用无轴泵喷推进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推进器的叶轮旋向与所述第二推进器的叶轮旋向相反。
结合第一方面,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推进器和所述第二推进器沿水平方向分别连接在所述艇身的两侧。
结合第一方面,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艇身内设空腔,所述空腔内活动连接惯量组件,所述惯量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艇身自尾部至头部产生向上或向下倾斜的趋势。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惯量组件包括:配重件和驱动装置,所述配重件转动连接在所述艇身内,所述配重件的转轴轴线水平,且垂直于所述艇身的延伸方向,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配重件传动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艇身采用流线型,且所述艇身的尾部连接尾翼。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潜航方法,该潜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以相同的推进力度朝艇身的尾部方向排水,以使侧推潜航器前进;控制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产生推进力差,以使侧推潜航器转向。
结合第二方面,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潜航方法包括:控制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均朝艇身的头部方向排水,以使侧推潜航器制动或倒退。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潜航方法包括:在侧推潜航器前进或倒退过程中,控制惯量组件动作,以使侧推潜航器下潜或上浮。
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采用第一推进器连接在艇身的一侧,第二推进器连接在艇身背离第一推进器的一侧的方式,通过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驱动艇身运行,可以避免艇身遮挡在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的进水侧,进而使穿过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水流顺畅,提高了动力性能和机械效率;此外,通过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差速驱动可以使艇身运行更灵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87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进水开启机构
- 下一篇:一种刚柔耦合变刚度柔性机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