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面铺装结构及桥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2762.6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9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曹支才;李娜;尹亮;付宏伟;徐希娟;韩微微;贾德生;李晓娟;张名成;周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公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1/16;E01D19/12 |
代理公司: | 11569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德才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钢筋 混凝土铺装层 桥面铺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 补强钢筋 钢板 施加 沥青铺装层 固定装置 交叉设置 两侧设置 桥梁结构 使用寿命 竖向平行 斜向交叉 斜向设置 上铺 平行 损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面铺装结构及桥梁结构,包括混凝土铺装层,所述混凝土铺装层上铺设有沥青铺装层,所述桥面铺装结构的两侧设置有钢板,所述混凝土铺装层中竖向平行设置有若干预应力钢筋层,每个所述预应力钢筋层包括若干平行且斜向设置的预应力钢筋,相邻的所述预应力钢筋层的所述预应力钢筋交叉设置,所述预应力钢筋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钢板上,最下端的所述预应力钢筋层的下方设置有补强钢筋层,且所述补强钢筋层设置在所述混凝土铺装层内的两端。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铺装层由于施加了斜向交叉设置的预应力钢筋,即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施加预应力,防止了混凝土铺装层的开裂,减少桥面铺装结构的损害,延长桥面铺装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桥面铺装结构及桥梁结构。
背景技术
桥面铺装作为桥梁行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可分散荷载,参与桥面板的受力;另一方面桥面铺装层质量的好坏和使用耐久性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桥梁的耐久性及投资效益,对桥梁的使用性能影响很大。桥面铺装在行车荷载与环境因素的复合作用下,其承受的变形及应力、行车与风载的振动、铺装温度等使用条件,较公路路面及机场道面复杂、严酷得多,因此,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整体性,并具有足够的抗裂、抗冲击、耐磨等性能。
随着交通量和重型车辆的增加,特别是近年来超载严重,桥面铺装出现了一些较为普遍的病害如车辙、推移、拥包等,这不仅妨碍了交通安全,影响了桥面的美观性,一些处于交通要道上的桥梁分流特别困难,严重影响了交通,也给维修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桥面铺装的早期损坏已成为影响高速公路使用功能和大跨度桥梁发展的一大病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裂缝已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质量通病。若桥面铺装中混凝土早期发生开裂,就会引起结构层渗水,加速腐蚀介质如水、二氧化碳等以渗透或扩散的方式进入混凝土内部,导致混凝土腐蚀、钢筋锈蚀、冻融破坏等病害,特别是桥面混凝土暴露于严重的侵蚀环境以及受到车辆反复循环的加载时,情况更加严重,通车一两年就可能要大面积返工处理,将严重影响钢筋混凝土桥面的耐久性和结构的可靠性。
桥面铺装问题是介于桥梁与道路两个专业的交叉领域。桥面铺装的设计与施工仍沿用传统的习惯做法,在进行桥梁结构设计时,桥面铺装层只作为桥梁工程的附属结构,一般不作专门的计算分析。目前,桥面铺装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引起了高度重视,许多国家正在或已经加大对桥面铺装的研究力度,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桥面铺装的早期破坏问题依然存在且依旧比较严重,对于桥面铺装的研究,尤其是寻求既经济又实用的桥面铺装材料与结构形式仍然是必需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面铺装结构及桥梁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克服常规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容易开裂的缺陷,使得桥面铺装结构的承载能力高、耐久性强,减少桥面铺装结构的损害,延长桥面铺装结构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面铺装结构,包括混凝土铺装层,所述混凝土铺装层上铺设有沥青铺装层,所述桥面铺装结构的两侧设置有钢板,所述混凝土铺装层中竖向平行设置有若干预应力钢筋层,每个所述预应力钢筋层包括若干平行且斜向设置的预应力钢筋,相邻的所述预应力钢筋层的所述预应力钢筋交叉设置,所述预应力钢筋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钢板上,最下端的所述预应力钢筋层的下方设置有补强钢筋层,且所述补强钢筋层设置在所述混凝土铺装层内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铺装层的内侧沿所述混凝土铺装层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的所述纵向构造钢筋竖向设置两层,且每层的所述纵向构造钢筋设置两个,两层的所述纵向构造钢筋的位置相对应,且两侧的所述纵向构造钢筋位置相对应,每侧的所述纵向构造钢筋采用若干箍筋固定,相邻的所述箍筋间隔20-3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公路研究院,未经西安公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27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