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片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4041.0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5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林江;王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皓晶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9/06 | 分类号: | B65G49/06 |
代理公司: | 31001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文颖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片 靠背架 导轨 本实用新型 滑轮机构 搬运 动力装置连接 机械结构设计 原片移动装置 机电一体化 钢丝绳 搬运装置 辊轮机构 节省空间 传感器 紧凑 配合 电机 车间 节约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片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轮机构及一对导轨,导轨上设有原片靠背架,原片靠背架底部设有与导轨相配合的辊轮机构;原片靠背架通过绕于滑轮机构外侧的钢丝绳与动力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搬运装置通过简洁紧凑的机械结构设计,同时配合电机和传感器的控制,实现机电一体化,达到原片搬运的高效、安全、节省空间和节约人力,用于跨车间中转,实现原片搬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玻璃原片深加工行业跨车间原片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原片深加工行业都拥有多个车间,当原片需要跨车间搬运时,仅通过行车是无法完成跨车间搬运的,车间与车间之间需进行中转,传统方式是通过叉车实现中转,完成搬运。
传统跨车间搬运方案是车间A通过行车A先将4T原片转载在叉车上,缓慢移动至车间B,再通过车间B的行车B吊装到指定地点。此方案由于需要通过叉车实现中转,会有叉车搬运速度慢,效率低下;叉车所需周转空间大,对场地空间要求高;叉车驾驶员搬运原片玻璃原片时,会被原片挡住视线,只能通过倒退方式移动且需有专人从旁协助指挥,浪费人力而且不安全等问题出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玻璃原片在两个车间转移,采用叉车搬运,速度慢,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原片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轮机构及一对导轨,导轨上设有原片靠背架,原片靠背架底部设有与导轨相配合的辊轮机构;原片靠背架通过绕于滑轮机构外侧的钢丝绳与动力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轨的两端各设有一限位器。
优选地,所述原片靠背架的两侧为用于放置玻璃原片的倾斜面,即原片靠背架的截面为人字形。
优选地,所述原片靠背架表面与玻璃原片的接触处设有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辊轮机构包括固定于原片靠背架下方的带座轴承,与导轨相配合的单边辊轮通过传动轴与带座轴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搬运装置通过简洁紧凑的机械结构设计,同时配合电机和传感器的控制,实现机电一体化,达到原片搬运的高效、安全、节省空间和节约人力,用于跨车间中转,实现原片搬运。
本实用新型替代传统叉车,避免驾驶人员出现视线被遮挡情况,提高了安全性;可直接与行车进行吊装操作,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直接进行前后移动,无需像叉车一样周转,减少所需的空间;只需一人操作,减少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原片移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辊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原片移动装置,其包括滑轮机构5及一对导轨3,导轨3上设有原片靠背架1,原片靠背架1底部设有与导轨3相配合的辊轮机构2;原片靠背架1通过绕于滑轮机构5外侧的钢丝绳与动力装置连接。导轨3的两端各设有一限位器4。
所述原片靠背架1的两侧为用于放置玻璃原片的倾斜面,即原片靠背架1的截面为人字形。原片靠背架1表面与玻璃原片的接触处设有橡胶垫。
所述辊轮机构2如图4所示,其包括固定于原片靠背架1下方的带座轴承2-1,与导轨3相配合的单边辊轮2-2通过传动轴与带座轴承2-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皓晶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皓晶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40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空玻璃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黑硅晶片周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