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D打印料盘及3D打印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2004.0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4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黄鹤源;邢永锋;蔡德信;桂培炎;武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黑格智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20 | 分类号: | B29C64/20;B29C64/255;B29C64/124;B33Y30/00;B33Y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曹桓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型膜 透光玻璃 底座 打印 料盘 腔室 夹板 打印设备 内壁 围设 离型膜剥离 第二腔室 第一腔室 紧密贴合 底壁面 顶端面 上表面 充气 抽气 负压 张紧 正压 剥离 室内 玻璃 曝光 贯穿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3D打印料盘及3D打印设备,3D打印料盘包括底座、离型膜、透光玻璃及夹板;底座设置有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且均贯穿于底座的顶端面;透光玻璃设置在第一凹槽内,透光玻璃的上表面高于第二凹槽的底壁面;离型膜设置在底座的顶端面上,且压设在底座以及夹板之间;离型膜、第一凹槽的内壁及透光玻璃围设成第一腔室;离型膜与第二凹槽的内壁围设成第二腔室,且两腔室相连通。在曝光时,对腔室抽气形成负压,离型膜能够与玻璃紧密贴合,两者之间不存在气泡,实现离型膜的张紧,提升了打印精度,在离型膜剥离时,向腔室内充气,腔室形成正压,离型膜与透光玻璃相剥离,易实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3D打印料盘及3D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光固化3D打印技术的进步,光固化3D打印机也在朝着工业机发展。作为承载光敏材料的料盘在专业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较常见的是有硅胶参与制作的覆膜料盘和利用结构将离型膜张紧的绷膜料盘。
常见的覆膜料盘是由结构件、透光玻璃、硅胶、离型膜构成。利用胶水将透光玻璃固定在结构件上,并实现密封效果。将调好的液态硅胶倒至透光玻璃上刮平后待其自然凝固。最后将离型膜平整地贴在硅胶上。由于硅胶在固态情况下与离型膜之间的吸附力不足,且固态硅胶在局部受到较大力时会出现破损,导致硅胶和离型膜之间形成气泡,影响打印效果,此外,出现气泡的地方无法修复。
常见的绷膜料盘是由结构件、离型膜构成。利用部分结构件锁紧离型膜,再利用另外的结构件框架下压或者利用透光玻璃顶起离型膜,制造出一个张紧的离型膜平面。绷膜料盘在承载树脂的情况下,中心区域会凹陷,影响打印面的平整度,影响整体精度,此外,使用过久会出现离型膜张紧程度下降的现象,离型膜变形影响打印精度及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料盘及3D打印设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3D打印用料盘在工作过程中无法形成张紧的离型膜平面,进而影响打印精度,以及现有技术中光敏材料曝光后剥离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3D打印料盘,包括:底座、离型膜、透光玻璃以及夹板;其中,所述底座至少设置有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以及所述第二凹槽均贯穿于所述底座的顶端面;所述透光玻璃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透光玻璃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面;所述离型膜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端面上,且所述离型膜压设在所述底座以及所述夹板之间;所述离型膜、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以及所述透光玻璃围设成第一腔室;所述离型膜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围设成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以及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且所述第一腔室和/或所述第二腔室能够与外界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3D打印料盘还包括气路组件,所述气路组件用于对第一腔室和/或第二腔室输气或者排气;所述气路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空气接头以及管路,且所述空气接头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底座的通气孔内,所述空气接头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管路位于所述底座外;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或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气路组件以及所述通气孔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气路组件与多个所述通气孔相一一对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气路组件还包括压力传感器以及液体检测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液体检测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管路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基座以及凸台调节框;其中,所述基座内开设有贯穿其两端的安装腔,所述凸台调节框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凸台调节框的一端外露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凸台调节框外露于所述基座的一端内,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离型膜搭设在所述凸台调节框的顶端面上;所述透光玻璃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凸台调节框的顶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黑格智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黑格智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2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