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自动复位的单稳态旋钮换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1802.1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8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恒;陈建国;王云玉;符耀明;唐林丁;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刘小敏;尤健雄 |
地址: | 51005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自动 复位 稳态 旋钮 换挡 | ||
1.一种能够自动复位的单稳态旋钮换挡器,设有旋钮本体(1)、旋钮支架(2)和换挡控制系统,所述旋钮支架(2)设有支架基板(2-1),所述旋钮本体(1)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支架基板(2-1)的顶面上,所述换挡控制系统能够感应所述旋钮本体(1)的旋转动作并生成相应的换挡电信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单稳态旋钮换挡器还设有双扭簧(5),该双扭簧(5)由顺时针扭簧(5-1)、逆时针扭簧(5-2)和连接部(5-3)构成,所述顺时针扭簧(5-1)和逆时针扭簧(5-2)分别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旋转,且所述顺时针扭簧(5-1)与逆时针扭簧(5-2)相互平行布置,所述顺时针扭簧(5-1)的上扭脚(5-11)与所述逆时针扭簧(5-2)的上扭脚(5-21)通过所述连接部(5-3)相连接;
所述旋钮本体(1)具有中空内腔(1a),该中空内腔(1a)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旋钮本体(1)连接固定的隔板(1-2),所述隔板(1-2)的顶面设有第一定位柱(1-3)、第二定位柱(1-4)和传动块(1-5),所述第一定位柱(1-3)的轴线、第二定位柱(1-4)的轴线和所述旋钮本体(1)的旋转轴线共面,且所述旋钮本体(1)的旋转轴线为所述第一定位柱(1-3)与第二定位柱(1-4)的对称轴;并且,所述旋钮本体(1)开设有连通所述中空内腔(1a)的第一缺口(1b)和第二缺口(1c);
所述支架基板(2-1)的顶面上设有第一限位件(2-3)和第二限位件(2-4);
所述顺时针扭簧(5-1)和逆时针扭簧(5-2)分别套在所述第一定位柱(1-3)和第二定位柱(1-4)上,使得:所述顺时针扭簧(5-1)的下扭脚(5-12)从所述第一缺口(1b)伸出至所述旋钮本体(1)外部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限位件(2-3)上,所述逆时针扭簧(5-2)的下扭脚(5-22)从所述第二缺口(1c)伸出至所述旋钮本体(1)外部并固定在所述第二限位件(2-4)上,且在所述双扭簧(5)未受外力作用时,所述传动块(1-5)被夹紧在所述顺时针扭簧(5-1)的上扭脚(5-11)与所述逆时针扭簧(5-2)的上扭脚(5-2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能够自动复位的单稳态旋钮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本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波浪形曲面(1-6),该波浪形曲面(1-6)沿圆弧方向延伸,且所述圆弧方向的轴心为所述旋钮本体(1)的旋转轴线;
所述的单稳态旋钮换挡器还设有顶块(6)、弹簧(7)和支座(8),所述支座(8)固定在所述支架基板(2-1)的顶面上,所述弹簧(7)安装在所述顶块(6)与支座(8)之间,使得:当所述双扭簧(5)未受外力作用时,所述顶块(6)被所述弹簧(7)压在所述波浪形曲面(1-6)的稳态波谷(1-6a)上,其中,所述波浪形曲面(1-6)以除了位于最边缘位置的波谷之外的任意一个波谷作为所述稳态波谷(1-6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能够自动复位的单稳态旋钮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6)由滑杆部(6-1)和抵顶部(6-2)连接构成,所述支座(8)设有安装腔,所述顶块(6)滑动安装在所述支座(8)的安装腔中,所述弹簧(7)套在所述顶块(6)的滑杆部(6-1)上并抵顶在所述顶块(6)的抵顶部(6-2)与所述支座(8)的安装腔底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18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副工作台的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料板加工用定型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