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游离钳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2327.1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6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孙楠;董祎楠;丁剑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9 | 分类号: | A61B17/29 |
代理公司: | 21107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宇来 |
地址: | 1100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游离 本实用新型 钳头 医疗辅助设备 结构要点 近顶端处 丝线 穿引孔 并绕 器官 贯穿 | ||
一种医用游离钳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游离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完成游离器官并绕线的医用游离钳。本实用新型包括游离钳本体,其结构要点游离钳本体的两个前段钳头近顶端处,分别设有一个贯穿钳头的丝线穿引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游离钳。
背景技术
单孔胸腔镜手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胸部疾病的外科治疗,手术切口一般仅为3-5厘米长不足2厘米宽,要求更少的器械来完成手术操作。游离器官或组织并绕线再牵拉或结扎是胸部手术常见的操作,常规是需要一把游离钳和一把递线钳来完成,先用游离钳游离目标器官或组织(如血管、支气管、神经、分裂不全的肺裂等)形成隧道,将游离钳留置在组织间隙隧道内并在隧道远端出口暴露头端,再用另一把递线钳将丝线线头递至暴露游离钳头端,游离钳夹住丝线头段沿组织间隙隧道反向将丝线牵拉出,使丝线绕过目标器官或组织,再利用丝线牵拉或结扎目标器官或组织,完成操作。因为切口空间有限、单孔胸腔镜视野受限、目标器官或组织位置深远、两把手术钳本身带有一定弧度经常互相干扰等因素,递线过程经常不顺,尝试多次才能完成,延长手术时间,有时为接线游离钳不得不过度牵拉目标器官或组织,造成血管撕裂等副损伤,后果严重。需要更有效的手术器械或方法来解决单孔胸腔镜手术中游离目标器官或组织并绕线需要两把手术器械并且不顺利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完成游离器官并绕线的医用游离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游离钳本体,其结构要点游离钳本体的两个前段钳头近顶端处,分别设有一个贯穿钳头的丝线穿引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游离钳本体为双关节游离钳本体。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前段钳头为弧形钳头或直角钳头。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游离钳本体的两个前段钳头近顶端2mm处,分别设有一个丝线穿引孔。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穿引孔直径为1mm。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两个丝线穿引孔的贯穿方向分别平行和垂直于两钳头开合方向。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游离钳本体为带有无损伤凹槽的血管钳本体。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平行于两钳头开合方向的穿引孔内侧口在无损伤凹槽内。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丝线头端穿过穿引孔3到5厘米。
其次,本实用新型丝线头端由外向内穿过平行于两钳头开合方向的穿引孔。
另外,本实用新型丝线头端由后向前穿过垂直于两钳头开合方向的穿引孔。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地解决了在胸壁切口空间有限的单孔胸腔镜手术中游离器官或组织并绕线时需要两把器械、操作不方便的问题,只用一把器械就可完成操作,节省胸壁切口空间,并简化了操作步骤,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游离器官或组织过程中副损伤的可能,便于在有限的单孔胸腔镜操作空间里安全快速地完成器官或组织并绕线的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前段钳头结构示意图。
图4、5是本实用新型穿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肿瘤医院,未经辽宁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23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张力带固定辅助钳
- 下一篇:一种乳腺包块的穿刺剥离针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