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经皮大隐静脉缝扎手术的缝扎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6064.1 | 申请日: | 2019-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9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黄献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32260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21500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管 号管 引线器 大隐静脉 缝扎线 一号通 侧壁 通孔 本实用新型 导向条 穿出 缝扎 一体成型 折弯结构 轴向开槽 缝扎器 延伸线 穿入 穿引 导引 减小 经皮 内置 术后 创伤 对准 环绕 延伸 移动 恢复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经皮大隐静脉缝扎手术的缝扎器,包括引线器和内置缝扎线的导向管,所述引线器穿入到导向管内并可沿着导向管移动。所述导向管包括一体成型并形成折弯结构的一号管、二号管,所述一号管位于二号管的前端。所述一号管的侧壁上设有可供缝扎线穿出的一号通孔,所述二号管的侧壁上设有可供引线器穿出的二号通孔,所述二号通孔处设有用于导引引线器穿引方向的导向条,所述导向条的延伸线对准一号通孔。所述导向管的侧壁上还设有从一号通孔延伸至二号通孔的轴向开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引线器和导向管的配合实现了缝扎线对大隐静脉的环绕,进而减小了大隐静脉缝扎手术的创伤面积,提高了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经皮大隐静脉缝扎手术的缝扎器。
背景技术
大隐静脉曲张是生活中的常见疾病,表现为下肢浅静脉呈蚯蚓状淤曲扩张。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是首先将大隐静脉进行高位结扎,然后进行曲张静脉主干抽剥及曲张分支静脉剥脱。现有技术中,高位结扎是在大隐静脉的后方引入一根缝扎线,再通过远端钳夹取住缝扎线并带动缝扎线绕过大隐静脉,再配合近端钳进行缝扎。这种方式需要在皮肤上切开3-5厘米的切口,手术创伤面积较大,而且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经皮大隐静脉缝扎手术的缝扎器,配合手术打结器可实现对经皮大隐静脉的缝扎,不仅减小了手术的创伤面积,提高了术后的美容效果,而且提高了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经皮大隐静脉缝扎手术的缝扎器,包括引线器和内置缝扎线的导向管,所述引线器穿入到导向管内并可沿着导向管移动。所述导向管包括一体成型并形成折弯结构的一号管、二号管,所述一号管位于二号管的前端。所述一号管的侧壁上设有可供缝扎线穿出的一号通孔,所述二号管的侧壁上设有可供引线器穿出的二号通孔,所述二号通孔处设有用于导引引线器穿引方向的导向条,所述导向条的延伸线对准一号通孔。所述导向管的侧壁上还设有从一号通孔延伸至二号通孔的轴向开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一号管和二号管的折弯结构可以使大隐静脉置于两者形成的折弯内侧,通过一号通孔使得导向管内的缝扎线从一号通孔处进入到体内,通过二号通孔使得引线器可从二号通孔处进入到体内,并通过导向条使得引线器能移动至一号通孔处从而勾住位于一号通孔处的缝扎线,此时大隐静脉被限位在引线器与折弯结构形成的闭环内;回拉引线器并带动位于一号通孔处的缝扎线向二号通孔方向移动,此时位于导向管内的缝扎线从轴向开槽处穿出,并与被引线器勾住的缝扎线共同对大隐静脉进行环绕,再配合手术打结器可实现对大隐静脉的缝扎。本实用新型通过折弯结构的导向管与可穿入到导向管内的引线器减小了大隐静脉手术的创伤面积,提高了术后的美容效果,而且提高了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痛苦。
进一步来说,所述引线器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的前端设有可弹性弯曲的引线针,所述引线针的前端抵靠在导向条上。通过弹性弯曲的引线针使得推杆向下推动时,引线针可沿着导向板从二号通孔穿出并向一号通孔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来说,所述引线针的前端设有便于牵引缝扎线的卡扣部。通过卡扣部固定住缝扎线的前端使得引线针能带动缝扎线移动。
进一步来说,所述二号管的后端设有与之固接的外固定部,所述外固定部内设有用于引线器穿入的一号通槽、用于缝扎线穿入的二号通槽,所述一号通槽、二号通槽均与二号管的内部连通;所述缝扎线的前端位于一号通孔处,后端位于二号通槽外。手术时,一号管、二号管位于体内,外固定部位于体外,通过与二号管连接的外固定部实现了二号管与外部的连通,也便于取出二号管;通过一号通槽使得引线器可从体外进入到二号管内,通过二号通槽使得缝扎线的一端位于体外,便于在体外控制缝扎线。
进一步来说,所述缝扎线的前端设有用于嵌入卡扣部的卡扣件。通过卡扣件与卡扣部的配合使得缝扎线与引线针连接固定,从而使得引线针带动缝扎线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立医院,未经苏州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6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管塞
- 下一篇:一种新型普外科止血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