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轴表面缺陷深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6680.0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5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勇;何允烘;肖强;殷桂明;张翼;戴冠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8 | 分类号: | G01B5/18;G01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03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机构 缺陷深度测量 车轴 测量探头 车轴表面 把手 表盘 万向传动机构 万向转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 测量装置 滑动连接 基座连接 瓶颈问题 缺陷检测 生产过程 生产效率 行走机构 圆弧形状 专业测量 百分表 地连接 可转动 损伤 滚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轴表面缺陷深度测量装置,包括基座、测量机构,所述基座呈圆弧形状,所述基座的两端上设置有滚动行走机构,所述测量机构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测量机构包括百分表盘、测量探头以及连接块,所述测量探头固定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百分表与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所述测量机构通过万向转动机构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万向传动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测量机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为磁性把手。本测量装置解决了生产过程缺陷检测中缺乏专业测量器具的瓶颈问题,有利于车轴损伤判断,提高车轴周转率和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轴表面缺陷深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主要采用目测方式检测车轴表面微小划痕、凹痕等深度,现场没有合适工具测量,目测值往往与实际深度偏差较大,往往导致不必要的车轴轮座等位置加工修磨,导致车轴无法继续使用甚至报废,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经过市场调研,市场上没有成熟车轴划伤深度测量标准产品,需采购非标定制的车轴深度测量装置来解决该生产问题。
由于车轴划痕深度无法准确测量一直是限制效率提升的瓶颈,随着生产任务量不断增加,缺陷深度待测量鉴定的车轴不断增加,计划采购非标车轴深度测量装置。如此,需要完成项目立项、审批、合同签订、交货验收等各项内容,将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需要较长时间周期,降低车轴周转率,从而增加了轮对生产制造的检修作业周期,将严重降低生产效率,不能满足当前生产任务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轴表面缺陷深度测量装置,能够方便快捷而且精确地对车轴表面上的缺陷深度进行检测,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轴表面缺陷深度测量装置,包括基座、测量机构,所述基座呈圆弧形状,所述基座的两端上设置有滚动行走机构,所述测量机构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机构包括百分表盘、测量探头。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机构还包括连接块,所述测量探头固定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与所述百分表盘的输入端配合的凹槽,所述输入端与所述凹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侧面对应所述输入端滑动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抵接所述输入端,所述固定件顶紧所述所述输入端时,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连接块固定,所述固定件松开时,所述输入端能够相对所述凹槽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机构通过万向转动机构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万向传动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测量机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转动机构为万向杆。
进一步地,所述滚动行走机构为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焊接在所述基座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滚动轴承有四个,分别位于所述基座两端的四个角处。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为磁性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轴表面缺陷深度测量装置,采用圆弧形状基座加上滚动行走机构配合的设计,使得整个测量装置能够在表面为曲面车轴上紧贴着车轴表面滚动,保持测量机构始终保持对车轴表面的相对高度一致,从而能够准确地测量出车轴表面缺陷的位置及其深度。此外,测量机构通过万向杆与基座连接,使得测量机构能够进行360°的转动,从而对每一个角度的缺陷位置测量。更优地,基座上还设置有磁性把手,使得整个装置能够通过磁性吸力,保持与车轴紧贴,避免操作过程中测量装置的滑落,便于操作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66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