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节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1101.3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4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卢海勇;殷仁豪;孙培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F01K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置换热装置 发电机组装置 发电机 内燃机废热 内燃机 透平 本实用新型 工质循环 节能系统 有机工质 工质泵 冷凝器 蒸发器 能源综合利用 内燃机排放 内燃机余热 发电 排放机构 首尾连接 废热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燃机节能系统,包括:与内燃机废热排放机构连接的前置换热装置和与所述前置换热装置连接的发电机组装置;发电机组装置包括蒸发器、透平、冷凝器和工质泵;蒸发器、透平、冷凝器和工质泵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工质循环结构;发电机组装置还包括发电机和有机工质;发电机与透平连接;有机工质设置于工质循环结构内,在前置换热装置吸收的内燃机废热的作用下,带动发电机发电。本实用新型通过前置换热装置获取内燃机排放的废热,并通过发电机组装置在前置换热装置吸收的内燃机废热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发电机发电,解决内燃机余热能量浪费的问题,提高内燃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能源与动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燃机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为代价,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越来越被重视。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内燃机在各行各业的使用量大幅增加。然而,由于部分使用场所没有冷热负荷需求,内燃机排放的废气余热和冷却水余热几乎都浪费了,而且浪费余热能量约占燃料耗量能量的50%。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燃机节能系统,以提高内燃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内燃机节能系统,包括:
与内燃机废热排放机构连接的前置换热装置和与所述前置换热装置连接的发电机组装置;
所述发电机组装置包括蒸发器、透平、冷凝器和工质泵;
所述蒸发器、所述透平、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工质泵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工质循环结构;
所述发电机组装置还包括发电机和有机工质;
所述发电机与所述透平连接;
所述有机工质设置于所述工质循环结构内,在所述前置换热装置吸收的内燃机废热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发电机发电。
进一步的,所述前置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
所述内燃机废热排放机构包括缸套水管;
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内燃机的缸套水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置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换热器;
所述内燃机废热排放机构包括烟气管道;
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内燃机的烟气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内燃机节能系统还包括循环水管道;
所述循环水管道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以及所述蒸发器均连接;
所述循环水管道内设置有用于将废热在所述前置换热装置与所述蒸发器之间传输的循环水。
进一步的,所述发电机组装置还包括:风冷散热器和循环冷却水泵;
所述冷凝器、所述循环冷却水泵和所述风冷散热器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封闭式水冷循环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发电机组装置还包括:冷却塔和循环冷却水泵;
所述冷凝器、所述循环冷却水泵和所述冷却塔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封闭式水冷循环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工质包括正丁烷、异丁烷、氯乙烷、氨和氟利昂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内燃机节能系统还包括可拆卸连接结构;
所述内燃机节能系统通过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与所述内燃机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1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及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后处理加热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