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型气体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9801.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3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莫皓然;高中伟;陈世昌;廖家淯;林志峰;韩永隆;黄启峰;郭俊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5/047 | 分类号: | F04B45/047;F04B39/12;F04B39/10;F04B41/0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传输 装置 | ||
一种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包含:薄型气体泵以及薄型阀门结构,薄型阀门结构具有:第一薄板,具有挖空区;阀门框架,具有阀片容置区;阀门片,设置于阀片容置区内,具有阀孔,阀孔与挖空区错位;以及第二薄板,具有:出气表面;泄压表面,与出气表面相对;出气凹槽,自出气表面凹陷,并与第一薄板的挖空区部分错位;出气孔,自出气凹槽朝泄压表面挖空,此外,出气孔与阀孔对应设置;泄压孔,与出气凹槽间隔设置;以及泄压沟渠,自泄压表面凹陷,并与泄压孔相连通;其中,第一薄板、阀门框架及第二薄板依序堆叠固定。
【技术领域】
本案关于一种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尤指一种皆使用薄型板堆叠形成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气体输送装置的应用上亦愈来愈多元化,举凡工业应用、生医应用、医疗保健、电子散热等等,甚至近来热门的穿戴式装置皆可见它的踨影,可见传统的气体输送装置已渐渐有朝向装置微小化、薄型化、流量极大化的趋势。
目前的气体传输装置仍具有一定的厚度,特别其中的阀门结构的整体厚度无法降低,造成整体厚度难以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结合,因此,如何降低气体传输装置使其能够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结合,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案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包含薄型气体泵及薄型阀门结构,将阀门结构使用金属薄板制成,可大幅将低气体传输装置的厚度。
本案的一广义实施态样为一种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包含:一薄型气体泵,包含:一进气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与该第一表面相对;多个进气孔,分别由该第一表面贯穿至该第二表面;一汇流腔室,自该第二表面凹陷形成,且位于该第二表面中央;以及多个进气流道,自该第二表面凹陷形成,其一端分别连接该多个进气孔,另一端连接至该汇流腔室;一共振片,结合至该第二表面,具有:一中心孔,位于该共振片中央处;一振动部,位于该中心孔周缘,并与该汇流腔室对应;以及一固定部,位于该振动部外缘,且该共振片通过该固定部结合至该进气板;一致动件,结合至该共振片的该固定部;一第一绝缘框架,结合该致动件;一导电框架,结合该第一绝缘框架;一第二绝缘框架,结合该导电框架;以及一薄型阀门结构,结合该第二结缘框架,具有:
一第一薄板,具有一挖空区;一阀门框架,具有一阀片容置区;一阀门片,设置于该阀片容置区内,具有一阀孔,该阀孔与该挖空区错位;
以及一第二薄板,具有:一出气表面;一泄压表面,与该出气表面相对;一出气凹槽,自该出气表面凹陷,并与该第一薄板的该挖空区部分错位;一出气孔,自该出气凹槽朝该泄压表面挖空,此外,该出气孔与该阀孔对应设置;一泄压孔,与该出气凹槽间隔设置;以及一泄压沟渠,自该泄压表面凹陷,并与该泄压孔相连通;其中,该第一薄板、该阀门框架及该第二薄板依序堆叠固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案薄型气体传输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本案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2A为本案薄型气体泵的分解示意图。
图2B为本案薄型气体泵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3A为本案薄型气体泵的剖面示意图。
图3B至3D为本案薄型气体泵的作动示意图。
图4A为本案薄型阀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B为本案薄型阀门结构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5A为本案薄型气体传输装置结合气囊的示意图。
图5B为本案薄型气体传输装置结合气囊的剖面示意图。
图6A为本案薄型气体传输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B为本案薄型气体传输装置的排气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9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码方法及编码器
- 下一篇:用于烹饪器具的水质检测方法和烹饪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