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型气体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9801.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3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莫皓然;高中伟;陈世昌;廖家淯;林志峰;韩永隆;黄启峰;郭俊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5/047 | 分类号: | F04B45/047;F04B39/12;F04B39/10;F04B41/0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传输 装置 | ||
1.一种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薄型气体泵,包含:
一进气板,具有:
一第一表面;
一第二表面,与该第一表面相对;
多个进气孔,分别由该第一表面贯穿至该第二表面;
一汇流腔室,自该第二表面凹陷形成,且位于该第二表面中央;以及
多个进气流道,自该第二表面凹陷形成,其一端分别连接该多个进气孔,另一端连接至该汇流腔室;一共振片,结合至该第二表面,具有:
一中心孔,位于该共振片中央处;
一振动部,位于该中心孔周缘,并与该汇流腔室对应;以及
一固定部,位于该振动部外缘,且该共振片通过该固定部结合至该进气板;
一致动件,结合至该共振片的该固定部;
一第一绝缘框架,结合该致动件;
一导电框架,结合该第一绝缘框架;以及
一第二绝缘框架,结合该导电框架;以及
一薄型阀门结构,结合该第二绝缘框架,具有:
一第一薄板,具有一挖空区;
一阀门框架,具有一阀片容置区;
一阀门片,设置于该阀片容置区内,具有一阀孔,该阀孔与该挖空区错位;以及
一第二薄板,具有:
一出气表面;
一泄压表面,与该出气表面相对;
一出气凹槽,自该出气表面凹陷,并与该第一薄板的该挖空区部分错位;
一出气孔,自该出气凹槽朝该泄压表面挖空,此外,该出气孔与该阀孔对应设置;
一泄压孔,与该出气凹槽间隔设置;以及
一泄压沟渠,自该泄压表面凹陷,并与该泄压孔相连通;
其中,该第一薄板、该阀门框架及该第二薄板依序堆叠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致动件包含:一振动板,呈一正方形;
一框架,环绕于该振动板的外围;
多个连接部,分别连接于该振动板与该框架之间,以弹性支撑该振动板;以及
一压电片,形状与面积与该振动板对应,且贴附于该振动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气孔其孔径大于该阀孔的孔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薄板、该阀门框架及该第二薄板皆为一金属材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材质为一不锈钢材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挖空区与该出气凹槽形状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薄板可结合一气囊,该气囊具有一气孔,该气孔连接该第二薄板的该出气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囊可为一环状气囊。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薄板、该阀门框架及该第二薄板的厚度皆相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薄板、该阀门框架及该第二薄板的厚度皆为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98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码方法及编码器
- 下一篇:用于烹饪器具的水质检测方法和烹饪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