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7060.6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9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飞;苏阳;马汉彬;竭予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国科医工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奥素液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70 | 分类号: | G01R31/70;G01R1/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曹卫良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检测 系统 方法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器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微控制器、电机调整电路、激励信号产生电路及信号采集电路,形成了一种连接器检测系统。激励信号产生电路生成预设激励信号,输出至连接器以进行测试,信号采集电路采集连接器经测试后的测试信号,微控制器对所述测试信号的参数进行分析,其中该测试信号的参数反应了连接器与待测试PCB板连接状态,以生成连接器调整信号;电机调整电路根据所述调整信号调整所述连接器与待测试PCB板的连接状态。本申请技术方案中无需设置传感器来检测两PCB板之间的距离,就能判断连接器与待测试PCB板的连接状态,能够很好的应对弹簧针的差异性,提高了连接器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弹簧针(Pogo Pin),是一种由针轴、弹簧、针管三个基本部件通过精密仪器铆压预压之后形成的弹簧式探针,其内部有一个精密的弹簧结构,通过步进电机施加正向力实现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的板对板连接。
现有的步进电机反馈通常由位移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实现。将传感器安装在被压合物体上,例如PCB上,被压合物体在步进电机产生的正压力下运动至某个预设位移距离时传感器触发并产生反馈信号步进电机停止运动,动作完成。此动作过程中的位移距离一般由大量测试得出,不能很好的应对弹簧针的差异性,不能保证所有连接可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器检测可靠性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连接器检测系统,所述连接器检测系统包括微控制器、电机调整电路、激励信号产生电路及信号采集电路;其中。
所述激励信号产生电路,用于生成预设激励信号,输出至连接器以进行测试;
所述信号采集电路,用于采集连接器经测试后的测试信号;
所述微控制器,对所述测试信号的参数进行分析,以生成连接器调整信号;
所述电机调整电路,用于根据所述调整信号调整所述连接器与待测试PCB板的连接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获取测试信号的若干采样点,对所述采样点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根据预设规则计算所述采样点对应的频点的当前模值,将所述当前模值与调整模值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生成连接器调整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在预设幅值及预设频率下,计算所述连接器的模值,获取最大模值及最小模值;根据最大模值及最小模值计算调整模值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路、同向加法器、第二分压电路及数模转换器;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待测试PCB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同向加法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同向加法器的第二输入端接地,所述同向加法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模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采集电路还包括电压跟随器,所述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同向加法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检测方法,所述连接器检测方法包括:
激励信号产生电路生成预设激励信号,输出至连接器以进行测试;
信号采集电路采集连接器经测试后的测试信号;
微控制器对所述测试信号的参数进行分析,以生成连接器调整信号;
电机调整电路根据所述调整信号调整所述连接器与待测试PCB板的连接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国科医工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奥素液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国科医工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奥素液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70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功率模块
- 下一篇: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切分方法、计算设备和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