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废处理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6220.0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6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欧汇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0 | 分类号: | F23G5/00;F23G5/44;F23G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废处理回收装置,属于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焚烧炉和锅炉,焚烧炉的上端面连通有传热管,焚烧炉上方的右侧设置有预热仓,预热仓的左侧连通有受热管,锅炉的左侧设置有鼓风机,受热管的左侧设置有输送电机,焚烧炉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圈,支撑圈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网,固废垃圾在焚烧炉内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将固废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传送到预热仓和受热管内,对预热仓内的固废垃圾进行预热,使预热仓内的固体垃圾温度提高,固废垃圾输送到焚烧炉内时,不再对固体垃圾进行预热,使得固废垃圾焚烧燃烧时间减少,提高了固废垃圾的焚烧处理的效率,使固废处理装置达到回收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废处理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固废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焚烧、填埋、沉海三种方式,随着固体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发展,固体垃圾焚烧越来越受欢迎,现有的固体垃圾焚烧主要经过破碎、滤除渗液、焚烧炉焚烧几大步骤,固体垃圾中掺杂的污水在通过滤除渗液这一步骤时并没有完全去除,固体垃圾中的污水分布不均匀导致焚烧不统一。
但是现有的固废垃圾焚烧进入焚烧炉时,由于固体垃圾的温度低,焚烧炉内的一部分热量需要对固体垃圾先进行预热,使得固废垃圾焚烧燃烧时间长,焚烧炉的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废处理回收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固废垃圾焚烧进入焚烧炉时,由于固体垃圾的温度低,焚烧炉内的一部分热量需要对固体垃圾先进行预热,使得固废垃圾焚烧燃烧时间长,焚烧炉的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固废处理回收装置,包括焚烧炉和锅炉,所述焚烧炉位于锅炉的上方,所述焚烧炉的上端面连通有传热管,所述焚烧炉上方的右侧设置有预热仓,所述预热仓的左侧连通有受热管,所述受热管的另一端与焚烧炉的左侧连通,所述受热管位于传热管的正上方,所述预热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锅炉的左侧设置有鼓风机,所述焚烧炉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三个均匀分布的固定支架,所述受热管的左侧设置有输送电机,所述焚烧炉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圈,所述支撑圈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网。
为了提高固废垃圾处理的效率,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固废处理回收装置优选的,所述受热管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螺旋叶。
为了使螺旋叶方便将受热管内的连接输送到焚烧炉内进行焚烧加工,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固废处理回收装置优选的,所述受热管的形状呈“L”状,所述输送电机位于受热管的拐弯处,所述旋转杆的左端贯穿受热管并延伸至受热管外部与输送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为了使预热仓内的垃圾均匀预热,固废垃圾加到焚烧炉内后,燃烧的速度加快,提高了焚烧炉的燃烧效率,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固废处理回收装置优选的,所述预热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对称分布的搅拌杆,所述搅拌轴的上端面贯穿预热仓并延伸至预热仓外部与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将焚烧炉内焚烧排出的高温烟气抽到预热仓内,对预热仓内的固废垃圾进行预热,使固废处理回收装置达到回收目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固废处理回收装置优选的,所述预热仓的下方通过支管连接有抽风机,所述焚烧炉的右侧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抽风机的下端面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右侧连通排烟管。
为了方便增加锅炉内的火力,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固废处理回收装置优选的,所述锅炉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保护圈,所述鼓风机的右侧连通有风管,所述风管的另一端与锅炉连通。
为了便于对固废垃圾进行预热,同时,使固废垃圾焚烧燃烧时间减少,提高焚烧炉的燃烧效率,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固废处理回收装置优选的,所述锅炉的前端面设置有排料口,所述预热仓的右侧连通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上方合页连接有密封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欧汇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欧汇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62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材加工打磨机
- 下一篇:一种辅助人体负重行走的动力背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