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纯度苏氨酸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1331.2 | 申请日: | 201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4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兰坤;王小平;赵春晓;毛松举;翟德亮;张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兰坤 |
主分类号: | C12P13/08 | 分类号: | C12P13/08;C07C227/40;C07C227/42;C07C22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2650 内蒙古自治区呼***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纯度 苏氨酸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属于氨基酸发酵技术领域,公开了高纯度苏氨酸的生产工艺,其包括发酵工序和提取分离工序,所述发酵工序包括如下步骤:将L‑苏氨酸生产菌种子液接入到含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进行发酵36h,收集发酵液;所述提取分离工序包括如下步骤:利用高速碟片分离机离心,陶瓷膜过滤处理,活性炭一级脱色处理,脱色膜二级脱色处理,超滤膜处理,最后浓缩结晶烘干制得产品。本发明生产工艺苏氨酸收率和纯度较高,适合工业化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氨基酸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纯度苏氨酸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L-苏氨酸的分子式为C4H9NO3,相对分子量119.12。L-苏氨酸为白色结晶或结晶粉末,是一种极性氨基酸,味微甜。253℃熔化并分解。高温下溶于水,25℃溶解度为20.5g/100ml,不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比旋光度为27.6°-29°,等电点PI5.64。我国苏氨酸产业发展较晚,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基本没有生产,在90年代以后才开始生产。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苏氨酸的需求逐年强劲增长,全球苏氨酸市场近几年以每年20%多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亚洲、北美等地区的需求也快速增长。需求的旺盛拉动了生产,1993年,全世界苏氨酸产量不足4000吨,1996年为5000吨,1999年猛增至2.5万吨,2002年4万吨,到2005年产量已接近7万吨,比10年前增长了15倍多。
经过十年的发展,到20世纪末产量也未能突破200吨,苏氨酸属于工业化发酵的产品之一,据有关统计,1993年全世界苏氨酸产量仅4000t,1999年增长至2.5万t,2002年超过4万t,目前已经超过20万t。苏氨酸发展之迅速体现了其在氨基酸发酵领域的重要性。每年以20%的增幅递增,为提高饲料行业的产品品质,苏氨酸的添加量还会进一步增加。产品的主要市场也是医药行业,主要用于各种氨基酸输液。目前,全世界主要的苏氨酸生产企业为日本味之素公司、德国德固赛公司、美国ADM公司、日本协和发酵工业公司等,这几大公司的产量占全球份额的90%左右,产能达到10万吨左右,而国内苏氨酸生产处于发展阶段,截至2014年初,国内生产厂家有8至9家,苏氨酸大部分供应国内需求,而且部分公司有向国外出口氨基酸,苏氨酸的生产无论从技术指标、成本指标、产品质量上来讲,国内生产水平还是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产品价格总体比国外价格略高。近两年,随着生产厂家的增多,苏氨酸生产日益趋于平稳增长,逐渐减小了与国外厂家的差距。
随着赖氨酸和蛋氨酸合成品在配合饲料中的广泛应用,它逐渐成为影响畜禽生产性能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尤其是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赖氨酸后,苏氨酸成为育成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如果饲料中不添加苏氨酸,对苏氨酸的需求就只能依赖于蛋白质原料,而蛋白质原料中不仅含有苏氨酸,还含有其他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使用蛋白质原料而不使用苏氨酸调节氨基酸平衡导致的结果是,饲料的氨基酸平衡无法得到尽可能多地改善,饲料的配方成本就无法进一步降低。可以说,苏氨酸是改善氨基酸平衡必须迈过的一道槛儿,是所有配方无法回避的瓶颈性质问题。苏氨酸在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和其他氨基酸不同,是唯一不经过脱氢酶作用和转氨基作用,而是通过苏氨酸脱水酶(TDH)和苏氨酸脱酶(TDG)以及醛缩酶催化而转变为其他物质的氨基酸。途径主要有3条:通过醛缩酶代谢为甘氨酸和乙醛;通过TDG代谢为氨基丙酸、甘氨酸、乙酰COA;通过TDH代谢为丙酸和α-氨基丁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兰坤,未经赵兰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13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